“过去半年,我初步尝试衍生品和融券,对熨平私募组合的波动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后面会加大对该领域的尝试。”据财联社报道,睿郡资产合伙人董承非在2月20日举办的一次非公开路演上说到。
董承非认为2023年市场不会是强牛市,这种市场下,他会适当使用气囊。“当然,买气囊的前提是看好这个公司,我主要是通过持有一些政府债和气囊的组合,来管理组合波动。”
截至1月底,除去六至七成权益仓位,其产品整体仓位中的其他部分占比较大,主要由现金和衍生品两部分组成,后者占比将近10%,主要以风险资产气囊为主,辅以雪球;可转债占比8%左右,包括股性转债和债性转债。
所谓气囊,就是通过让渡一部分利润给券商,使得投资者获得缓冲资产波动的好处,其本质是风险收益的再组合。董承非举例称,如一只股票股价十块钱,投资者购买半年八折的安全气囊,意味着这只股票半年内只要不跌破八块钱,券商还是按照十块给投资者,这个期间不会产生损失。但如果股价跌破八元,如跌至七元,券商会把股票给投资者,这时投资者就要承担30%的亏损。如果股价涨至16元,10-15元部分的利润都属于投资者,超过15元的部分属于券商,这时投资者获利50%,卖气囊的券商获益10%。
无独有偶,半夏投资在在2022年12月份的月报中写到:“由于我们所持有的中国相关权益的仓位,一半多是挂钩中证500的衍生品。所以在12月跟随中证500指数出现了小幅回撤。但这种回撤只是浮亏,只要中证500指数在12月末的水平不继续下跌20%以上,这些持仓都会回到正收益。所以,面对12月的市场下跌,我们并不恐慌,还被动增加了权益类仓位。”
“半夏是做宏观对冲的,和多头管理人不一样,宏观对冲可以用衍生工具,基于对市场判断,选用不同工具。如果判断市场温和震荡,宏观对冲可以使用类似于雪球的衍生工具,只要不是大跌25%以上,会取得15%的年化收益;如果市场快速上涨,可以买入看涨期权或股指期货,风格和多空转换是比较灵活的。”半夏投资李蓓曾经分享过运用衍生品的心得体会。
根据12月报告的描述,这种衍生品应该就是挂钩中证500的80/100结构雪球产品,拥有20%的安全垫,只要中证500跌幅小于20%,就能每个月固定拿票息。
如何实现绝对收益被更多私募所考虑,越来越多的私募都在探索运用衍生品来管理组合波动,而是雪球、安全气囊等是最常见的衍生品工具。我们相信先金融衍生品工具会越被越来多的专业机构运用,也使更多的普通投资者了解到衍生品,有助于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素养提高。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option/yw/2023-02-22/doc-imyhqxpn868148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