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哈佛学者推测:制造用于美国国防的芯片,或是台积电在美投资400亿美元的原因之一

头像
张迅

对半导体企业来说,未来的一年将是艰难的。众所周知,芯片行业遵循着需求上升和下降的周期规律,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停滞不前,预计整个行业的增长都将放缓。

但无论是对经济周期的担忧,还是更高端的芯片制程的挑战,都比不上全球正在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

近几个月来,美国对哪些芯片可以卖给中国,以及谁可以与中国公司合作,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广泛的限制。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瞄准了芯片行业的供应链,掏出大手笔的政府补贴,以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大型芯片公司供应链所在的欧洲和亚洲当地,许多政府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以维持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

对于一个长期依赖全球供应链和自由市场运行规律的行业而言,这些在 2023 年陆续生效的变化,将带来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

这些新的地缘政治问题,对价值超过 5000 亿美元的半导体行业意味着什么?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向专家咨询了这一切在 2023 年将如何发展,他们是这样说的。


大“回流”努力

2022 年,美国通过芯片法案(CHIPS Act) 和科学法案(Science Act)承诺投入 520 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制造和研究。 其中,390 亿美元将用于补贴本土建厂,公司将能在 2023 年 2 月正式提交申请,审批结果将陆续公布。

部分资金可用于帮助在美国设有工厂的公司制造军用芯片,因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担心从国外采购芯片存在国家安全风险。

目前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研究半导体与地缘政治的 Jason Hsu 表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可能会在美国本土恢复,一个目的是重建国防供应链。”

他认为,用于美国国防的芯片,可能是芯片巨头决定在美国投资 400 亿美元,用于制造 5 纳米和 3 纳米芯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商业消费级芯片生产的“回流”则是另一回事。大多数用于消费产品和数据中心以及其他商业应用的芯片都是在亚洲生产的。将这些制造产业转移到美国,可能会推高成本并降低芯片的商业竞争力,即使有政府补贴也是如此。

2022 年 4 月,创始人表示,美国的芯片制造成本比中国台湾高出 50%。

“问题在于,、和,这些计划购买美国制造芯片的公司,将不得不弄清楚如何平衡成本,因为在中国台湾等地的采购成本仍然会更低,”商业战略公司 Albright Stonebridge 的高级副总裁保罗·特里欧罗(Paul Triolo)说。

如果芯片公司无法解决,如何支付美国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或继续获得(持续性难以保证的)政府补贴,从长远来看,他们将没有动力继续投资美国制造。

而美国并不是唯一想要吸引更多芯片工厂的政府。中国台湾在 2022 年 11 月通过了一项补贴法案,给予芯片公司大量的税收减免。日本和韩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前芯片行业高管沃兹·艾哈迈德(Woz Ahmed)预计,欧盟的补贴也将在 2023 年开始实施,尽管可能要到 2024 年才能最终确定。“由于所有成员国之间的讨价还价,他们要比美国花费更长的时间,”他说。


充满限制的市场

美国已经在 2022 年 10 月对先进芯片和技术实施新一轮出口管制,标志着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打压升级。

之前,美国只是禁止将先进技术出售给少数的、特定的中国公司,2022 年 10 月后,禁令范围扩大到几乎适用于所有中国实体。还有一些配套的新措施,例如限制向中国出售关键的芯片制造设备。

这些政策将整个芯片行业置于未知的执行领域:哪些芯片和制造技术将被视为“先进”? 如果一家中国公司同时生产“先进”芯片和“上一代”芯片,它还能为“上一代”芯片使用美国技术吗?

美国商务部在答疑中回答了一些问题。它澄清说,不太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如果位于单独的厂房内,则可以不受限制。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规则将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执行。

“如果现场没有足够的监管人员,或者他们无法获得访问权限,一旦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有很多人违反规则,”艾哈迈德说。

一些专家认为,美国今年可能会对中国实施更多限制,包括可能采取更多的出口管制,对美国境外投资的审查,或针对量子计算等与芯片相关的行业的其他举措。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一想法。塔夫茨大学国际史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认为,美国政府可能会暂停一下,将重点放在当前的限制上。

“我预计 2023 年的芯片出口管制不会大幅扩大,拜登政府上任头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制定这些限制措施。我认为他们希望政策能够坚持下去,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必对其进行更改。”

最后,美国还在拉帮结伙,希望芯片供应链上的其他国家也加入到对中国的封锁之中,包括荷兰、日本、韩国等。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外交权衡和经济利益的考量。

据报道,荷兰和日本已同意配合服从美国的一些出口管制政策,但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不过,也有相当强烈的声音认为,无脑地跟随美国人会导致这些国家的利益受损。荷兰光刻设备公司 的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尼克( )曾表示,他的公司为美国的出口管制“做出了牺牲”,但到头来受益的却是美国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之间的分歧可能会越来越大。“历史上也出现过技术限制联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管理变得十分复杂,并且需要大量的精力才能保持其正常运转,”米勒说。

支持:Ren

原文: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3/01/03/1065959/whats-next-chip-industry-2023/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E19IFH05119734.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