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3D打印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新方向

头像
小财

唐博士分享:3D打印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新方向 | 点客分享会

本人的文章,原文为网络演讲,后发表在小不点论坛。现在全文收录在这里。




唐博士分享:3D打印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新方向 | 点客分享会

原文转载自: 2017-04-01 唐博士 小不点极客


==================================================================================

虽然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FDM类型的3D打印机(3D打印圈都快成它的天下了),但论起资厉来,光固化3D打印机要比FDM还早几年呢。


上周我们邀请了唐天博士为大家分享最新的可见光光固化技术,对早已是饥渴难耐的小伙伴们(比如我)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爽的一塌糊涂!没有现场听分享的点客,快来补上这一碗干货吧!




分享人:唐博士

职业:材料科学家

特长:光固化打印技术

入坑时间:2015年

机型:潘多拉全系列光固化打印机


前言:一天晚上,我在微信公众号小不点极客里看到一篇文章《9种你需要知道的常见光敏树脂》,里面提到了一个来自英国的日光树脂,daylight resin。

然后我就很好奇,因为这就我发明的!而且这个日光树脂daylight resin,就是可见光树脂,已经到中国来了。我是在去年(2016)回国创业的,所以这个日光树脂已经在中国生产了,而且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今天我借点客分享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可见光树脂(日光树脂)大概会在整个3D打印技术发展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方向?




3D打印是什么?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一部分3D打印技术了,但是3D打印到底是什么呢?有哪些主流技术种类呢?




3D打印,又叫增材制造,其实关键的地方是在材料上。所有3D打印都是围绕材料,是材料的一种新的加工工艺。


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和先进制造,数字化制造和精密制造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把3D打印归为先进制造2025或者是工业制造4.0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三张照片,分别代表目前三种最主流的打印技术:FDM,SLA,SLS。广大点客们估计对FDM的理解,比我还深入。



我先要说声抱歉,因为我把大家喜爱的FDM技术归为“低”端了。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FDM便宜,价格“低”;其次,reprap的开源技术,使得FDM制造成本“低”,以及大家DIY的技术难度“低”;第三,FDM的精度“低”,还有速度“低“。大家用FDM打印一件作品,一般都要用好几个小时,对吧。

处在第二位的,是作为“中端”或者中高端的打印技术,即光固化技术。也许大部分听众对光固化打印技术暂时了解比较少。


核心原理就是,液态树脂,受到数字化的光照射,产生选择性的固化,这样层层叠加,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打印件。光固化的优点在于精度高,速度高,当然使用成本也偏高。




第三种技术就是激光选择性烧结技术,这是个更高端的技术了。可能普通玩家大多都没有亲眼看到过这类机器,或者没有亲手接触过这种机器打印的样品。他所谓的“高”是高在哪呢?


第一是,使用成本“高”。一个设备大概是七八十万到好几百万。然后,它的应用领域特别高端,主要集中在金属打印,用在我们的航空航天领域,金属牙齿制造或者医学医疗植入的金属骨骼这类的,特别高端的应用。



光固化3D打印技术



下面,我针对我特别擅长的光固化技术,分开来说明一下,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大家看一下这个图,图里边有四类机器。最左边的,如果了解光固化的同学,很容易就会认出来,这个是Formlab出品的Form1打印机。




这个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好的桌面级光固化设备。它的原理我们叫做SLA(stereo-lithography apparatus),使用激光器光斑逐点扫描,把液体树脂固化。

然后我们看第二类,DLP技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这个是在SL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核心技术,是采用了紫外的光源,通过数字微镜DMD,也就是DLP,德州仪器的数字镜片技术,把光投影到整个树脂槽的透光窗口上。


从DLP技术开始,我们每次成型一个面了。不管这个面积多大,我们都可以每次(同时)成型一个面。面成型技术飞速提高了3D打印的速度。DLP技术里边,有个特别牛逼的技术,那就是CLIP(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




CLIP实际上就是Carbon3D的连续液面固化打印技术,它还是采用的DLP投影的方式。但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打印速度非常快!是目前主流打印技术速度的几乎一百倍!

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三种,用LCD掩模的技术(LCD masking)。这个技术可能有些人接触过,也有些人还不太了解。


LCD掩模技术,就是用紫外(405nm)为光源,然后用LCD面板作为光的掩模(masking),它像一个对光遮掩的板子,只让一部分的紫外光(选择性)通过,然后成型在液态树脂的底部。

它非常类似于前面的DLP技术,唯一不同的就是,用LCD掩模而不是用数字光振镜DLP来成型的。它最大的优点是,设备特别的便宜。比方说这个(ibox nano)众筹的设备,大概只要几百美元。




最后一个技术(潘多拉科技的pluto),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我要介绍的可见光固化(VLC)技术。这是我们的机器,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光源的进一步升级。它用的光源是我们最普通的LCD平板,就是它发射红绿蓝(RGB)三原色的可见光。


这种光源,你可以想象为我们最常用的平板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电脑监视器,LCD电视,等离子电视,所有的投影、电影的数字放映机,等等等等。


只要你能想到的数字化的显示技术,都可以用作光源。所以,在光源上这种升级,就带来了我们技术上的最大优点:设备对光源没有特别的要求,所有的(数字)光源都可以用。



3D打印的瓶颈

回过头来,我们想想,3D打印为什么还没有普及,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没有解决呢?我在下面这个图里面大概总结了几个方向。为什么呢?




因为:精度差,速度慢。这主要是指FDM机器(左边三个)。精度基本上是0.1毫米以上;速度的话,如果追求高精度,几个小时只能打印手指头一样大的东西。

中间这两种就是刚才说的光固化设备,但因为技术垄断,设备特别的贵,从6万人民币(formlab)到几百万人民币的设备(3dsystem)。其实他们也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一部分问题,精度也高了,速度也快了一些。

最右边这个,是最高端的金属打印设备,德国的EOS。它就是很典型的技术垄断。这个设备很贵,几百万,可能国内就没有买回来几台,也可能就是技术封锁原因吧。特别耗材方面,耗材可能通过国内的代理商能买到了,但报价可能超出了我们(普通)用户的想象。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有什么技术能解决这些瓶颈呢?



我其实想了这个问题很久。有什么技术可以解决以上这些瓶颈问题呢?这里,可能吧,我们的可见光固化(VLC)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刚才说的,光固化的核心问题,就是把光源改变。新技术的光源,就是我们右图看到的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它的优点就是,没有紫外辐射,没有激光,也没有高温喷头啦,使用最简单的,我们日常随时用得到的,LCD显示技术或者投影技术。

而FDM有一个高温危险的问题。如果是激光的话,有一个激光和振镜系统国外垄断的问题,也非常有害,成本也高。如果是DLP技术的话,基本是德州仪器对DLP数字微镜99%的市场垄断。所以,这是限制DLP技术在国内甚至在全球范围,继续提高精度和速度的关键技术,因为光源是垄断的。




唯独,可见光固化(VLC)技术,对光源没有垄断的问题,也没有成本高的问题,也没有有害的问题。所以,它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突破口。

可见光光固化(VLC)技术


这里我大概说一下光固化的原理。这个稍微需要一些化学背景。光固化是用一个液体的树脂,也就是最左边的,我们有些预聚物和小分子单体。


他们就像一些积木,大大小小的。还有一些引发剂。这些引发剂,吸收光,然后让化学反应开始,聚合,也就像中间图中描述的。这些积木开始搭建成一条条的链,也就是聚合物链。

可能在零点几秒或则几秒的过程中,就能形成右图这种渔网状的结构。从最左边的分散的分子到最右边网状的聚合物链,我们就得到了固体。也就是,光可以把液体的树脂,最终变为固体的材料。




可见光固化和以往紫外固化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利用的是(上图光谱)中间的那个彩虹段。这一段的可见光波长,对应红橙黄绿青蓝紫。而这个可见光的范围(400-760nm),也正是我们最普通的,每天看到的,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或投影到电影幕布上所看到的光。

用可见光固化(VLC)这种技术,有什么优势呢?大概来说,就是:多,快,好,省。
下面由我来一一介绍吧。




多:举个例子来说,FDM打印一个棋子要用一个小时,两个棋子用两个小时,如此类推。而我们看看图中的钥匙扣,打印一个需要半小时,打印三十个也同样需要半个小时。


原因就是面光源成型,就是一个面,打印一个和打印N个,十个、一百个所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反正每次曝光的时间都是整一个面。


所以,这个优势就是“多”,就能达到批量生产。也就是说“煮一个饺子用一个小时,煮一锅饺子同样也是一个小时”。所以这种光固化最适合做批量生产的。




快:光固化成型的第二个优点,是“快”。究竟有多快?下图中的杯子里装的是一个手指大小的东西,而我们打印大概只需要3分钟左右。


我不知道平时大家打印一个手指头的大小的东西需要多久。但是光固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就是光线有多强,固化的速度就有多快。


因为整个反应,从光刺激然后产生化学反应到聚合物成型,大概只要零点几秒的时间来固化一层。所以它的极限速度,我们大概预算了一下,每小时能达到五百毫米高度,也就是每分钟能打印一厘米高。




好:光固化打印第三个优点,是“好”,就是精度高的意思。我不知道大家用FDM精度最多能达到多少。可不可以达到一百微米以下?而光固化打印的话,一百微米就是一个门槛,大部分光固化打印是一百微米以下,比如75微米,50微米,甚至到25微米,还可以往下。


下图中复杂的教堂,这是我在英国开发的技术,它能打印的一个大尺寸,层厚为50微米,XY轴的分辨率为100微米以内的,大尺寸的模型。如果你采用的更高分辨率的投影或更高分辨率的LCD屏,比如说一个4K、8K的LCD屏幕,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高精度的模型。




省:最后一个要介绍的特点,就是“省”。为什么是“省”呢?原因是成本低,售价低。如果一个FDM的机器几千快的话,可见光固化打印设备是很容易达到的,比如我们开发的机器,也就是几千块钱。它的精度跟目前的入门级光固化设备是看齐的。


下图右边的是我们正在开发的一个可见光固化设备。它主要概念是用IPAD MINI平板,本来它的精度能达到视网膜精度(retina),用这种光源作为我们固化成型的光源。那么它的精度能达到75微米,而层厚我们可以很容易控制,100、50、25微米层厚都可以,而这种设备我们可能的售价也就是几千元。
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加廉价的千元以内的设备,因为这个光固化技术,其实机器很简单,一个LCD屏、一个上下升降平台、一个树脂槽、一个遮光罩、还要一个驱动板。只要大家开放我们的DIY思维,我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拿到一个千元以内的DIY的光固化设备。

在“省”的这个优势下,FDM没有任何优势,因为FDM起码要用4个电机,要用到加热头,还可能要加热板,甚至还要那些更复杂的零件。只有可见光固化技术,可以做到,可能成本只要几百块钱。因为这类设备至需要一个Z轴平台,一个液晶屏也就一两百元不到,而其他配件都和FDM配件差不多价格。




可见光光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可见光光固化技术怎么用,我来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正在做的,而且有一些初步成绩的,桌面级光固化设备。比如我刚才介绍的,我们推出的桌面型的LCD为光源的光固化设备,几千元的一个机器。


以及右边这个我们正在开发的用IPAD的屏幕作为光源,把IPAD变为3D打印机的智能设备。它的最大好处就是性价比非常高,方便创客,设计者、爱好者、以及家庭大众,都能接受这个新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能真正让3D打印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实惠。





第二个例子:工业用的3D打印机。它可以采用一个光强更高的投影设备,使用下沉式的打印技术。这个好处在于成型速度非常快,能够提高几十到一百倍的打印速度。


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珠宝,它可以批量生产珠宝,而且精度和表面光滑度也是非常的高。二是牙科,它可以成批生产牙齿;而且能做到每个牙齿都不一样。然后打印这些牙齿,可能就是半个小时,而且精度高,能用这个牙齿进行倒膜形成金属和陶瓷的牙胚。


第三是工业快速原型。工业设计上,有很多零件或者是装配件,要先做一个原型出来,然后试装配一下,用以验证设计方案,这类就是俗称的手板。


当然,在这三类之外,很多爱好者把这个打印技术用在文创设计,艺术,还有精致的动漫模型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应用结合。



第三个例子:工业生产型的3D打印。这个应该是我们所有的3D打印技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部分取代传统的生产。重点要强调的是部分取代,不是所有取代。


下图的例子中,左边是注塑的传统设备,右边是我们3D打印机,由很多个小型模块组成的大型流水线设备。这样的两套设备的成本是相近的,然后仔细比较一下,大概左右两套设备的生产能力也是相近的。




上面已经提到,一个模块化打印单元半小时打印30个图中的钥匙扣,这个流水线里边集合了几十个打印单元,半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和传统注塑的个数应该是相当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原材料的价格,3D打印原材料肯定比传统工艺原材料的价格要贵。


当然,我们可以运用这技术打印一些比较精致(复杂度高)、比较特殊的、个性化的东西,比如有些设计模型是传统工艺达不到的。所以重点强调只是部分取代传统工艺。


在有优势的,可定制的小批量的生产过程中,3D打印完全可以取代这部分订单。但是,对于批量特别大,比较廉价,比较简单的零件,我们当然还是运用传统工艺加工,比如注塑或者CNC加工。






3D打印的最终形态是柔性制造,也就是设计师,设计一个产品,附近的3D打印工厂就可以把它批量生产出来,既省了很多复杂工艺,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地域上的运输、仓储、分配等很多环节。


最终的3D打印应该是柔性化生产/分布式制造,设计者、生产者、使用者都处在不同的地域通过数字网络相连,按需制造的方式。

如果3D打印技术要真正被广泛的应用,除了上面我聊的设备上种种特性之外,材料技术是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如我之前说的,材料是3D打印技术中的灵魂,而所有3D打印技术是应该围绕材料的特性开发的,而3D打印技术只是一个工艺上的问题。





针对液态树脂,我就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这个不一定只是我一个人在做,还有国内外的厂商都在为UV树脂或可见光的固化树脂不断提供方案),例如运用在鞋材上的柔性树脂,用在机械制造的高强树脂、运用在金属铸造的铸造树脂/蜡基树脂,还有运用在牙科中的医学中的(生物相容性特别好的)医用树脂,等等等等。这样的材料上的多样性,加上设备针对行业的应用,才能真正促使3D打印行业达到爆发式增长。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吧。我很荣幸我在一个新的方向(可见光固化打印技术)上,做出了第一款树脂,开拓了这个新方向的一些实际应用。其实我只算是走了第一步。


未来,我们希望能像国外的reprap学习,把这个技术放在开源平台,大家来共同推动整个技术发展成熟。可见光固化技术要像之前FDM技术一样,百花齐放,做出针对自己应用域的DIY开发,真正落实到应用层面的技术发展。谢谢!





再次感谢唐博士的分享,期待可见光光固化技术早日百花齐放!





分享人 唐博士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1673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