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良超
汇丰晋信新动力基金、
2026生命周期基金
基金经理
擅长A股市场宏观及策略分析
注重大类资产配置,顺应市场挖掘个股
Q1: 2月市场未能延续1月的强势反弹,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A:疫情和房地产这两个困扰2022年市场的因素,均在去年四季度出现了实质性变化,由此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和风险溢价回归是市场上涨的驱动变量。进入2023年1月份,美元指数走弱叠加人民币汇率的走强,促使外资持续流入A股,净流入金额创下了单月历史新高。风险偏好提升和外资持续流入叠加成为1月份强势反弹主要原因。
但是进入2月份,我们看到有一些重要变量出现了扰动。一是海外经济数据偏强,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降息的时间点可能会延后;二是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复苏有较高预期,但是节后的高频数据却没有很好的验证上述预期。这些扰动导致投资者在短期内重归谨慎。
Q2:您觉得后续市场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改变?您的投资策略是否有调整?
A:从2022年四季度至今的市场逻辑更多是基于基本面改善预期的估值修复行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大多数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我们认为后续可能更多是基本面预期得到验证的过程,市场主线或从聚焦估值转向聚焦盈利,在市场估值整体修复的Beta之下,我们会更加注重挖掘个股盈利弹性带来的Alpha。基于以上逻辑,我们会重点关注盈利有张力的行业,如科技、新能源汽车、房地产产业链等;同时也会挖掘部分周期行业中的结构性机会。
Q3:我们从您管理的汇丰晋信新动力基金四季报中看到,在计算机板块中,您最关注的似乎并不是市场热门的“信创”和“人工智能”,而是电子和半导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A:我们应该是国内较早看好计算机板块的投资机构之一。看好的原因并不是基于最近大热的人工智能主题,而是认为2023年计算机板块的基本面不会更差,甚至会出现明显改善,同时叠加人员费用缩减带来的成本下降,利润或将释放较大弹性。而看好电子半导体则是基于板块自身周期有望在今年2季度见底,板块有望迎来周期性的修复。最关键的是,这两个板块在2022年底的估值水平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综合考虑盈利弹性和估值,我们判断不管是计算机还是电子,都有较大概率在2023年迎来反转行情。
Q4:今年以来全球通胀不断“降温”,但石化、化工等周期行业却表现亮眼,这也和新动力基金去年四季报中的布局相吻合。请问为何会有这种“反常”的表现?我们该如何挖掘其中的结构性机会?
A:的确最近半年,全球通胀中枢出现回落,但是石化、化工等周期行业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背后的原因在于,原油对于这些行业而言是成本项,在油价的不同阶段,决定石化、化工相关公司股价的变量并不相同。
在油价下降初期,这些企业可能有一些库存损失,股价和盈利会跟随油价一同下跌;但是进入油价回落的中后期,油价作为成本项可以认为渡过了最差的时刻,这时候决定股价的变量变成了经济需求,这正是近期面临的情况。石化及化工相关板块,需求有望随着国内经济复苏而回暖,同时成本端也有望受益于国际油价的下行,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业绩弹性,这非常符合我们所说的周期板块内的结构性机会。
Q5:今年以来房地产板块表现相对低迷,为何您会看好房地产产业链?
A:市场普遍预期,房地产行业的修复可能会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政策端更多的支持,这或许是房地产板块表现比较低迷的主要原因。未来房地产销售能够恢复到什么水平,可能需要我们持续地去跟踪。但是这个过程中,房地产产业链上的部分子行业有望先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出现盈利和估值的修复。其实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在房地产板块低迷的同时,一部分房地产产业链上的细分行业已经有了比较亮眼的表现。而我们也会关注其中盈利弹性大、确定性高、且估值相对较低的投资机会。比如结构上,我们会更加看好竣工端的投资机会,确定性会远远强于销售端和开工端,这里的投资机会不仅局限于家居、家电,也包括竣工链条上游等。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2-22/doc-imyhqnxs862343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