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开始海外投资,搭建公司结构的基本思路

头像
小财

我们经常要做很多案例分析,因为客户很喜欢看,觉得这都是大公司用过的,同行用过的,经验之谈。但有时候实在是没什么好写,不同的企业,面对不同的投资环境,做下来的结构,换到另外一个客户身上,有时仅仅因为一个受益人的国籍改变,就完全不适用了。

看了这么多,好像是找到一点共性,整理了旧文。慢慢学习日后继续补充。

插一句,9月2日在上海,9月4日在北京,CIL金融下午茶活动《离岸会消失吗?》,欢迎来辩。


1. 初期:给自己做一个SPV(Special Purposes Vehicle 特殊目的公司)做控股用,以后任何的持股或投资都以公司名义,而不用个人身份。避免个人税务问题。

此SPV的选择要点:免公司税,没有做帐审计的要求,没有公开的注册信息可查,不在各银行的黑名单上,和你所在国/长居地没有签署信息交换协议。以前中国客户最常用的属地是BVI,但是随着信息愈来愈公开,BVI淡出了。



2. 拓展:给这个SPV开2个银行账户。

第一个账户用于商业运作。可能你的投资项目回报没有这么快,但是需要用这个公司收取一些咨询费或佣金,小量的定价转移,在内地贸易型客户比较多见。把银行开户开在香港或新加坡,或选择你用起来方便的,银行费率优惠,沟通容易的零售银行。开户时尽量申请信用卡。

待你的项目投资开始回报了,启用第二个账户,用来收红利或利润留存,银行选择隐秘性好,地点离你越远越好,开户地没有和个人所在国家签署XXXXX各种导致信息披露的协议。


3. 投资项目:第二层的投资主体公司,要根据你最近2年的项目地点。

选择合适的地点与公司类型,以保证:不错过DTT、税务最优、风险分散、资产剥离方便。

如果同时投资几个地点,可能全用一个SPV来控股就不够用了,因为可能SPV和A地有税收最优,和B地就没了。这样SPV和投资主体中间还需要加设一层过渡层。


4. 融资与上市:如果计划海外融资或者上市,找好VC再看融资/上市地点,再选择上市主体的属地。或者参考同行业的已上市公司,以他们的结构作基础根据你们的实际需要修改,非常节约时间。

融资目前首选新加坡。香港越来越难了。


5. 资金池公司或知识产权持有:与所有的实体运营和投资项目分开,单独设立一个公司开设好账户作为海外资金池,如果你有商标专利等也可以放到这个公司里。资金池公司类似于2中提到的第二个账户的升级版。


6. 家族企业传承:唯有海外信托。

最上层设好信托,收掉那个SPV,把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或者关键的合伙人设为受益人。或把家庭成员和合伙人分开为2个独立信托。

中国房产问题目前没法解决。




同期发布于 CIL博客 与APP CIL离岸指南,严禁其他任何形式转载。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982543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