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新闻联播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探索应用新技术 擦亮“千年敦煌”

头像
珠珠

文物不可再生

“保护第一”

是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首要遵循

敦煌研究院

探索多种创新手段

实现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

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

擦亮了“敦煌文化”

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2月19日

《新闻联播》带你走进

“千年敦煌”

↓↓↓

“多场耦合实验室”

助力文物保护与研究

在我国文物领域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

温度可控制在零下30℃到零上60℃

仓内能同时模拟

我国大部地区不同气候条件

在不伤害文物本体的情况下

用遗址附近原生土

以传统相似工艺制成的“文物样本”

可进行足尺寸模型试验

预演文物和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病害

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防患于未然

目前研究对象

主要以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土遗址为主

范围已从干旱环境中的

长城、石窟寺等

逐步拓展到

潮湿环境下的三星堆遗址

来自敦煌研究院

多场耦合实验室的张博表示

“我们现在正在模拟

潮湿环境连续降完雨、太阳出来以后

高温高湿对它表面的劣化情况

证明部分遗址在开挖(发掘)过程中

不能暴露于露天环境

必须对它进行一定的环境干预”

“数字敦煌资源库”

重现敦煌千年灿烂

经过不断探索

敦煌研究院文保团队

已研发出一整套洞窟壁画的

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体系

1比1毫米级精度、高保真

复制洞窟的构建

让远在大漠的千年瑰宝

走出敦煌走近观众

以全民共享为目标的“数字敦煌资源库”

已实现30个经典洞窟整窟

高清图像和虚拟漫游全覆盖

新研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

重现千年前莫高窟

人流如织的点灯夜景

系列转化成果新创意十足

让观众欣赏石窟壁画突破时空限制

敦煌研究院

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

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我们已经完成了267个洞窟的数据采集

今后我们要加大数字化的科研力度

同时把我院管辖的其它石窟

进行全部数字化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弘扬

以及全民共享中不断地探索”

来源:央视网、视听甘肃来源:央视网、视听甘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3-02-20/doc-imyhicpx8512300.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