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生人无地, 死人有田”, 农村耕地为何不重分! 中央政策明确

头像
财神

导语:生人无地,死人有田是当下农村比较突出的人地矛盾,很多农民一家多口只有一亩地甚至没有地,而有些家庭人口少土地却多,因而很多无地农民觉得不公平,为何土地不再重新分配呢?



生人无地、死人有田,农民呼吁重新分地



农村土地所有权从农民手中到村集体手中,权力归属变化自‘大包干’分田到户之后距今已经40余年,这么久的时间造成了很多的人地矛盾冲突,比如新增人口没有土地,而人死地不消,造成“生人无地,死人有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问题就造成现有土地的不均衡,无地农民不断增多,土地收益却越来越多,许多无地农民想要获得土地,从土地中获得资源性收益。尤其是自耕地“三权分置”以来,农村土地经营权可以自由流转,农民至少手里有地,不仅可以获得国家政策补助,还能把土地流转出去享受地租收益。



但是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至于难以打破这种土地向少数人集中,新增人口无地可种的怪圈,所以有不少农民呼吁重新分地,让所有农民都享受到土地改革的红利。



中央政策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然而,相信大多数无地农民怕是要失望了,2023年针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政策已经下发,根据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表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研究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政策说得很好,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但是前提是要有确权完整的土地享受改革红利,那么无地农民能够确权吗?答案是当然不能,所以才有农民呼吁分地,想要共享乡村振兴土地改革中的收益。



但是为何不能重新分地呢?为何又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呢?



这项政策的提出是党的十九大就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而且巩固土地承包关系,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推进第二轮承包之后再延长是“长久不变”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并不存在新增家庭成员无地的问题。



在一篇农业农村部回复有关专家希望重新分配农村耕地的函中表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基石。



按照当前法律政策,我国土地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承包的,在集体统一组织承包的时点上,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平等地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承包结果是公平的,农民群众是认可的。



而之所以出现现在有很多新增农民无地现象或者一个家庭无地、少地的现状,主要是因为原有承包家庭人口在不断变化,比如有些家庭原先5口人10亩地,现在家庭总人口为10口人,但是地还是10亩,家庭人口多分户以后造成户内土地分配不均,因而有人有地有人无地,有人地多有人地少。



农业部同时指出,承包期内,作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户家庭成员共同享有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不存在新增家庭成员无地问题。也就是说原先是1口人2亩地,现在人口翻一倍,就成了1口人1亩地;同理,如果户内人口由原先的5人变成1人,那么这1个人享受户内所有承包地,也就是1人10亩地。



后语



所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造成的“生人无地,死人有田”是合理存在也是公平的,因为无论是生人的地还是死人的田都在原有家庭之中,并没有增减,只不过无地农民没有获得原承包家庭的土地罢了。



最后,对于重新分地和继续承包30年,你咋选择?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TV293BQ0553G02O.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