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系列计划————
一年十二个月,十二本技术分析必读经典。
由于最近市场行情惨淡,赚钱的机会不多,并且从目前的市场大环境和监管部门的政策来看,熊市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因此目前与其冒险参与市场,不如多读书提高投资能力以便为下一轮牛市做好准备。
所以我们计划用一年十二个月时间,带大家去读十二本经典技术分析类书籍,从多个角度和多种形式来掌握技术分析真正的核心精髓,而非像之前那样只是零散的介绍一些有关技术分析的常识和技巧。
每月四周,四篇读书笔记。
每个月四周时间,我们选择在每个周末更新一篇读书笔记,每个月合计四篇笔记,来尽可能把每本经典书籍中的关键点和必读核心内容给大家梳理出来。
因为这些技术分析类的书籍,即便是经典,也会因为作者的年代限制,主观因素等方面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以及不同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点也有对立和分歧。哪些是在目前的A股市场依然有效的,哪些具体观点上哪位作者的思路和观点是更为正确的。书中的知识和内容如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书中提到的情况在A股市场是否有经典的案例。
这些情况我们都会在每周的读书笔记中和大家一一探讨,每个月完成一本书的介绍和梳理。
这个计划的最直接效果有两个,
一是利用我个人的经验,帮大家在浩如烟海的投资类书籍中,最快速的选取最经典最关键的几本书来读,而不是像我当年一样,消耗了大量时间在图书馆和网上,一本一本的找书,一本一本的读完再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节省大家大量的时间成本。
二是改变之前大多数投资者学习技术分析过程中,片面的、零散的、口诀式的学习方式。因为没有一种即简单又万能的技术分析方式,因此大多数优秀的技术分析理论提出者,都在自己的书中详细论述了自己理论的优势和缺陷,适用范围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简单化,神秘化的成份,导致很多投资者对一些技术分析的方式理解的非常片面。所以我们希望陪着大家读完这几部经典著作之后,大家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理解一些技术分析方面的知识。
毕竟一个人的认知范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计划,争取做到既通俗易懂,又讲清关键重点。
过程中有疏漏和失误的地方,会通过和大家的交流讨论来进行修正和改进。
关于计划就先说到这里,剩下的有时间在读书笔记的更新过程中继续和大家讨论,趁着今天6.18买书比较划算,我先把已经确定的书单,和选择这本书的理由写出来。方便大家利用6.18的优惠来选购书籍。
———— 1 ————
日本蜡烛图技术
作者:史蒂夫·尼森
译者:丁圣元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除了这本《日本蜡烛图技术》之外,还有一本叫做《蜡烛图精解》的书,
作者莫里斯和里奇菲尔德,他们俩和《日本蜡烛图技术》的作者尼森几乎是先后把日本的蜡烛图介绍到欧美市场的,尼森是在1990年,莫里斯是在1992。
其实两本书的水平不相上下,号称“K线技术分析双壁”,但是因为尼森下手较早,因此拿到了“K线之父”的称号。
加上《日本蜡烛图技术》的中文版译本是证券投资类书籍翻译大神——丁圣元老师翻译的,所以在国内比较知名的还是这本《日本蜡烛图技术》,因为丁老师翻译的这个版本确实经典,因此我们就选择了前者。
除了上述两本之外,还有一本《日本蜡烛图技术新解》,是史蒂芬.尼森后来写的一个针对《日本蜡烛图技术》的续集,这两本作为可选项,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翻阅一下,因为内容有交叉和重叠,所以时间有限的话,只读第一本《日本蜡烛图技术》就足够了。
———— 2 ————
量价分析
作者:安娜·库林
译者:肖凤娟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娜.库林,但是实际上她写的是量价分析创始人理查德·D·威科夫的理论,而理查德·D·威科夫除了是量价分析的创始人之外,自己的投资成绩也非常不错,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投资类杂志作者,专访过杰西.利佛摩尔,自己写过《利弗莫尔的股票交易方法》这种采访其它投资大师的书籍、也写过《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这类剖析自己的自传,这是一个很全能也很有趣的人。
———— 3 ————
阿佩尔均线操盘术
作者:杰拉尔德.阿佩尔
译者:张艺博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所以听听知名技术指标设计者当初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种技术指标,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指标的特性和适用范围,而不是简单根据一些过度简化和总结的口诀来理解技术指标。
而阿佩尔就是MACD这个常用技术指标的设计者,如果有人和他说MACD的用法就是“金叉买入,死叉卖出”,“顶背离看涨,底背离看跌”,估计阿佩尔本人绝对不会答应。在这本书中,阿佩尔非常强调一个词——“协同”,也就是说任何技术指标都不是单一信号就可以用于判断市场趋势的,需要几个侧重点不同的指标来“协同”判断,才能尽量的稳妥有效。
他把自己设计的MACD放在了全书的第八章,前面重点讲了他自己移动平均线、技术形态、成交量等技术内容的理解,也是在移动平均线的基础上设计了MACD。所以读这一本书就可以解决对移动平均线和MACD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的理解。
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王飞龙老师也是人邮版《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的编辑,同时也是我正在翻译的《华尔街选股术》的编辑。其实财经类和证券类书籍的销量,和那些热门小说,鸡汤读物和成功学书籍的销量相比,始终是相差悬殊的。但是翻译和编辑一本财经类和证券类书籍的难度和工作强度却远高于那些畅销书,要是没有这些优秀的译者和编辑的坚持,可能我们能看到的优秀财经类和证券类书籍要少很多,我们今天能方便的读到这些经典投资类书籍,其实很应该感谢这些作者和编辑们的付出。
———— 4 ————
金融心理学
作者:特维德
译者:周为群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也能解决大多数投资者,最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一卖股票,股价就上涨,我们一买股票,股价就下跌的尴尬。
———— 5 ————
海龟交易法则
作者:柯蒂斯.费斯
译者:乔江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所以海龟交易法则,作为这方面最大型的一次尝试和记录,是有必要阅读和理解的。
———— 6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作者:杰西.利佛摩尔
译者:丁圣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分析和投资方面有很多种途径,掌握好其中一种就可以受益无穷。
这些途径和方法论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按图索骥”派,一类是“全知全能”派,还有一类是“综合分析”派。
杰西.利佛摩尔是典型的“按图索骥”派,习惯与总结最有特色的市场形态,并根据总结只针对性去的操作符合他们要求的特定市场形态。比如经典的W型底部和M型头部都是利弗莫尔总结和最擅长运行的一些特定市场形态。
所以这本书对掌握特定形态分析和操作,是必读的。
另外它的姐妹篇——《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可以作为可选项,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读一读,讲述了以利佛摩尔为原型的主人公的投资之路,非常的刺激和打鸡血。
———— 7 ————
华尔街选股术
江恩作为“全知全能”派的代表人物,对市场各种趋势,形态和小技巧的总结无出其右。
正在我正在赶工,出版之后会通知大家。
———— 8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彼得.林奇
译者:刘建位、徐晓杰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解决趋势和基本面等情况如何综合运行到一起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 9 ————
以交易为生
作者:亚历山大.埃尔德
译者:符彩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那么就需要在交易过程中,修正事前预期和实际走势之间出现的差异,学会如何用交易操作来把正确的分析效果最大化,同时把错误分析的影响最小化。
这方面亚历山大.埃尔德是最为知名的交易者之一,甚至可以说埃尔德的部分理论把交易和分析彻底的结合到了一起,把交易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里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埃尔德不太喜欢江恩,那个著名的“江恩投资不赚钱,都是靠买书和教程敛财,死前资产只有5000美金”的著名传闻就是从他这来的,他说他是从江恩的儿子那里“听说”的。
但是江恩的儿子是波士顿银行的分析师,明显的子承父业,对外人爆这种料岂不是自毁形象。
这段公案,有时间在其它内容里和大家仔细聊,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不过埃尔德对几位同时代的技术指标设计者颇有好感,甚至还是私下里的朋友。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MACD的设计者阿佩尔出版自己的书《阿佩尔均线操盘术》时,埃尔德就特地写了推荐语和书评。
埃尔德自己写了一个系列三本书,这里推荐的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后面还有《以交易为生2——卖出的艺术》,《走进我的交易室》。依然是作为可选项,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都看看,没事时间和精力只读第一本就可以了。
————结语————
暂时先给大家推荐这几本,因为共计十二本经典书籍的话,除了上述这样之外,还有几本备选我有点犹豫不决,还需要时间来重新读一下在来确定。
不过上述9本书,除了华尔街选股术之外,其它8本都可以买到,估计也够大家凑足6.18的满减或者优惠了。等我们解读完这8本书的过程中,就会等到双11,那时候我估计也想好最后3本的选择了。
最后再和大家捋一下书单,方便大家去购买或者去图书馆查阅。
必读书单八本,
1,《日本蜡烛图技术》
2,《量价分析》
3,《阿佩尔均线操盘术》
4,《金融心理学》
5,《海龟交易法则》
6,《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7,《彼得林奇成功投资》
8,《以交易为生》
可选项书单,
《蜡烛图精解》
《日本蜡烛技术新解》
《盘口技术图谱》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以交易为生2——卖出的艺术》
《走进我的交易室》
关于书单就写到这里,从7月份开始我们就启动这个读书计划,敬请大家期待。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4472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