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巅峰赛段)在东湖高新区举办,14位来自光电子通信、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赛道的全球创业者迎来决赛。

最终,“高功率脉冲电源在多领域的应用”“基于斑马鱼基因编辑模型的遗传病诊断平台”“肠道菌群移植诊疗新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水处理用第四代共价有机聚合物环保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春田电工大功率柔性电源”等项目位居前6位。
根据赛制,巅峰赛段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得分排名前6的参赛选手,符合条件的将直接认定为3551光谷人才计划(创业人才),给予50-1000万元无偿资助。
在高功率激光、电力系统产品测试、矿产地质勘探、电磁成形加工、快速充磁等场景,需要用到特种电源,它具有高电压、大电流、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等特点。携“高功率脉冲电源在多领域的应用”项目在巅峰赛段中夺得第一名的武汉脉源电气有限公司项目,瞄准的就是这一赛道。

武汉脉源电气创始人赵正涛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其导师团队是国内脉冲功率技术领域顶尖研究团队,研究生毕业后他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相关的业务,2017年在导师团队的支持下,开始以脉冲功率电源细分赛道进行创业,让实验室里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变为高技术产品,不断从研发线转到生产线。
“创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光谷适时给了我有力一推”,赵正涛介绍,作为刚跨越3年死亡谷的创新型企业,是最缺“营养”的生长期,缺人力资源、缺资本、缺机会,而3551大赛让他结交了很多创业“同路人”,尤其是通过大赛与投资机构接洽,这为企业发展壮大打开一扇门,“创业是九死一生的过程,通过参加3551大赛让企业又得到了一次淬炼,尤其是评委给了很多好的建议,让我和团队受益匪浅”。

“因为受到国内外各种市场环境影响,企业‘抢’市场更难了,但通过参赛,让我对技术和项目更有信心了,我想要在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带着“高精度光电传感器产业化”项目赶来参赛并斩获第五名的创业者李林森介绍,高精度激光器成本非常高,影响了其国产化,他的团队想做那个“拓路者”自主研发设备,而通过大赛在企业最需要关注时获得了来自资本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关注,让企业打开机遇之门。
据了解,这是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赛制革新后,首次举办“巅峰赛段”比赛。2022年起,赛事分青桐赛段和巅峰赛段,构筑“以赛引才”常态化新机制,实现“天天有对接、周周有路演、月月有大赛”。
去年下半年,在120天内,激光与物联网专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专场、青年专场、综合专场及智能制造专场共5场青桐赛段初赛,打造“永不落幕的创业赛事”。

从3551青桐赛段一路晋级的创业者沈鹤霄,携项目问鼎决赛。沈鹤霄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硕士、湖北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蛋白结构方向博士,在他35岁时就被评定为正高级工程师,同时他还是光谷创业“老兵”,曾在光谷生物医药赛道成功参与创办多个高新技术企业。
此次他带来的创业项目“精准肠道菌群移植”是创新度较高的医疗项目,团队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团队经过四年的研究,首次自主搭建了中国人肠道菌群-慢病数据库,利用AI技术结合BT技术,给菌群移植领域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在青桐赛段中,沈鹤霄和诸多同路人参加光谷举办的“创业接力营”“333会”“蝶变·创享”等人才交流、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活动。大量“青桐”种子,已快速落地光谷创新热带雨林。
“除像沈鹤宵这样通过青桐赛段选出的‘种子’选手外,大多汇聚巅峰赛段的人才,都是光谷人才积分制评价体系下、通过‘跑分’被大数据找出来的评分靠前的人才。”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获得巅峰赛段第一名的赵正涛介绍,自己是光谷人才注册积分制的受益者,正是通过“跑分”被相中进入大赛。尽管企业“块头”还不够大,但光谷仍“青眼相待”,让他感到特别振奋,“作为‘种子’我们需要的正是长期浇水,这让我们对这不问出身皆能‘出圈’的舞台,充满了信心”。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2-25/doc-imyhxeap1482793.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