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电动技术展望
1-1、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充能时间缩短
时不时地能看到新闻报道说电池技术取得突破,目前这种突破往往还局限在实验室,离量产还需时间。但再过10年、15年,这些电池新技术中必然会有一项或多项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
研究人员称,新电池所用电池的成本和重量仅为锂离子电池的五分之一,将有力解决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两大问题。
不同于其他锂氧电池研究,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改用氢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并采用石墨烯作为电极,得到的结果要更稳定和有效。研究人员估计这种电池可循环充放电超过2000次,目前充放电效率高达93%。
该研究领头人、剑桥大学材料化学教授Clare Grey称,该项目“虽然困难重重,但却是向实用电池迈步”。
不过这一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预计实际成品最少要在十年以后,Grey表示想要大规模量产用在汽车上还为时过早,因为目前锂氧电池仍然不能稳定地进行充放电。
1-2、一边开车一边充电
1-2-1、无线充电高速公路

无线充电传输的支撑技术称为“磁共振耦合连接”。将两个铜线圈调到相同的频率以形成共振,每隔几英尺放置一个。一个线圈接通电流后,会产生磁场使第二个线圈形成共振,这种磁共振使电能在空中无形地传输,从第一个线圈到磁感应线圈。
高速公路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系列接通电流的线圈埋入高速路面下,在汽车底部装上感应线圈,当汽车通过该高速路时就会共振,产生磁场将电力持续不断地传输给电池。
这項技术产业化需要解决成本问题。原来铺路只是铺路,而无线充电高速公路还要铺电路,毫无疑问其造价、维护费用会高很多。
1-2-2、太阳能汽车
李河君还透露今年年底汉能要推出大概三到五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定价暂时未知。当记者问其和特斯拉相比有什么特点时,李河君表示:“6平方米高效砷化镓柔性薄膜电池集成于车身上,在日均4小时光照下,可以驱动汽车行驶80至100公里。薄膜太阳能颠覆了传统利用能源的方式,特斯拉需要用很多充电桩,我们可以边走边充电。”
4小时光照可以驱动汽车行驶80公里,我承认,看到这个数据的第一反应是港股开户抄底汉能。
1-3、换电
车开了一段时间,电池快没电了,给电池充电时间太长等不及怎么办?可以去换电站,把快没电的电池取下来,换个满电的新电池。换电池过程大概5~10分钟。
1-4、増程
1-4-1、内燃机增程
谈到增程,一般会想到voltec,这是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发动机只发电,不能驱动车轮,称为“增程式汽车”。
而我这里提到的内燃机增程,指纯电动车 + 内燃机,泛指一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比亚迪秦。内燃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在当前,这种车应该算是最佳方案了。
我计算过比亚迪秦分别使用电、油时的百公里费用。
(1)秦百公里耗电:13kWh/70km*100km = 18.6kWh。假设用户在上海,使用如下图第三档 谷时段晚上充电,那么百公里花费18.6kWh * 0.487RMB/kWh = 9元
(2)若电耗光之后用户不充电,而是加油。假设电耗光之后的秦百公里油耗为6L,秦加92号汽油,以10月23日油价5.92元/L计算,百公里花费5.92元/L * 6L = 35.52元。
可见若用户按如下方法,日常只开纯电动工况,晚上谷时段充电,日常可省钱,去远方也不愁续航里程。
(1)日常:开纯电动工况,经济环保。
(2)去远方:加满油,虽然不经济不环保。
1-4-2、燃料电池增程
由于石油终将枯竭,内燃机终将无油可用,若电池技术瓶颈无法突破,纯电动车 + 燃料电池增程我个人最看好的。
(1)日常:开纯电动,经济环保。
(2)去远方:加满氢,环保又安心。虽然不经济。
1-5、引导一种新的用车文化
当今,传统车司机习惯了几分钟加好油之后能开几百公里;习惯了开车去远方,远方都能加到油。然而,纯电动时代的汽车文化是否一定要和传统车时代一样?政府和车企为什么不引导司机们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呢?
(1)日常:白天用车、晚上充电。
(2)去远方:别开自己的车去了,飞机、高铁更快捷更安全。如果一定要开车去,也可以租混动车、燃料电池车。
2、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定是纯电动吃肉,燃料电池车喝汤
中国汽车行业目前面临两大压力:环保压力、能源危机。若继续发展内燃机则两大压力继续存在,发展纯电动、燃料电池则一举两得。加上内燃机技术中国落后欧美日100年,所以,中国政府肯定希望优先发展纯电动、燃料电池。而且未来石油终将枯竭,内燃机将无油可用,未来一定是纯电动、燃料电池的天下。
纯电动与燃料电池,为什么我看好纯电动?
2-1、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1)IT/互联网/创业公司必然选择纯电动车
无它,燃料电池技术较纯电动技术复杂太多太多,IT/互联网/创业公司搞不定,所以聪明的IT/互联网/创业公司必然会扬长避短选择相对简单的纯电动技术。
(2)持续的资本注入必然带来成果
钱多好办事,持续的资本注入可以帮纯电动车企获得足够的资源,比如挖到合适的人才,买到必需的设备等。而有了足够的资源,纯电动汽车行业必然会高速发展。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2-2、燃料电池车的局限性
(1)短期的局限是成本下不来,充能设施跟不上。
(2)长期的局限是电制氢用以驱动汽车效率低。若仅仅是少量燃料电池车,那么用工业副产物氢气就可以满足需求,但若真如丰田所愿,进入氢社会,那么工业副产物就无法满足需求了,最后必然走向用电制氢。纯电动汽车充到电池的电能够直接驱动电机。而燃料电池呢?先是用电制氢,再用高压设备把氢气压缩成液态,然后再由氢在燃料电池中反应发电,经过这么多能量转换,其效率必然低于纯电动车。对用户来说,跑100公里要多花钱。
由于燃料电池车存在这些局限性,个人认为在乘用车市场纯电动车将占大部分份额,而燃料电池将主要作为纯电动车的増程器,或是用在商用车、军用车等对成本不敏感、对可靠性要求高的车种之上。
3、油电混动至少还能发展30年
前述纯电动技术,从1-1到1-5,除了1-4-1 混合动力汽车,其它技术瓶颈的突破都还需时间,充能设施的建设也还需时间;而燃料电池车,降低成本和充能设施的建设还需要时间。
在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车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油电混动是最佳方案,油电混动至少还能发展30年。
.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31910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