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都在说现在大环境不好,离职要慎重,可为什么依旧有很多人陆续离职?
很多时候,一个人提出辞职,不一定是他不爱这份工作了,而是在这个组织中,他失去了沟通的欲望。
管理层疑惑:为什么人越来越“贵”?
不一定是单个人力成本直接增高,而是离职率增高,各种隐形成本加一块就变贵了。
Boss直聘研究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员工越年轻越爱跳槽,70后平均在职时间是84个月,而00后仅11个月,不到一年;
Linkedln的调研报告中看到另外一个数据,每3个离职的员工就有1个离职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上级。
从侧面也展示了人变贵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协作成本变高,沟通成本变高。
管理,从一道有逻辑可拆解的数学题,变成了一道要研究抽象意义的艺术题。
现在年轻人玻璃心、抗压能力怎么那么差?不高兴了为啥就不好好工作了?干不就完了吗?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跟你谈星星看月亮吗?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还要翻来覆去沟通呢?这是职场耶,除了爸妈,谁也没有义务照顾谁的情绪,好吗!
假如你想说服我,你必须想我所想,觉我都觉,言我所言。
———古罗马政治家、哲人西塞罗
曾经我们都认为职场上对事不对人,职场上不应该相信眼泪,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我们面对的群体不一样了;如果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我们就需要提高协作。你告诉我要去做了,没有用;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管人,也没有用了。
职场人说:我本来就很“贵”。
但我不是expensive,我是precious,我很珍贵。
70 80后经历的社会文化是群体文化,习惯权威文化,上学时怕老师,上班听老板的,上升通道相对单一,倾向趋同式生长。
而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有时候面临多个老人养育一个孩子的情况,他们的需求被更多人照顾到,这给了他们对于强调个体价值的自信,对自我独特性的探寻。
在一个调查中显示有64%的95后觉得,工作中的个人价值感比对组织的贡献更重要。首先我必须感觉是好的,你必须告诉我,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有意义,有价值还是单纯的有趣。
有人会觉得,好烦哦,我要跟你解释一大堆,我就该直接拿领导压你,拿事情压你。
其实,情绪价值,才是第一生产力。
当我们被爱着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更好。
爱是什么?
爱是在一个组织力,我们深刻的关注着对方;因此,我们看到了对方的不同,理解和承认你我是不一样的人。我们努力学习如何与“不同”协作,以此来完成我们共同的目标,彼此成就。
我们要爱那个具体的人,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爱具体的人。
我们没有接受过爱的学习,它不是本能,它是一种能力,它是由激发和欣赏共同组成的能力。
爱不是规训他人,不是严厉的批判,而是欣赏不同。
不仅限于职场,生活也是如此。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11520362,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