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债市风云突变扰动全球市场。
去年3月的暴跌余温尚存,尤其是作为市场定价之锚的债券,不少央行再也不淡定了。
抛售扩大到黄金、股市、大宗和新兴市场货币。
投资者担忧2013年“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的悲剧是否会重演。就目前而言,债券收益率走势取决于各国央行将采取什么行动来支持其维持低收益率的承诺。
拉加德此前安抚市场,称央行正在密切关注导致债券价格大跌的长债收益率变化。这一表态曾短暂压低债券收益率,但随后德债收益率再次走强。
而继去年3月之后,衡量债券市场波动率的MOVE指数再度走强。
债券收益率走高的破坏性可想而知。
债券市场对于确定美国人的抵押贷款利率至关重要。房利美的30年期抵押贷款被普遍用作美国房屋贷款的基准。而在去年债券收益率波动最为剧烈的时候,相关抵押贷款利率创有记录以来最高百分比增长。
债券收益率上升,会波及到房贷利率,进行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进程。
对股市,美债收益率与美股通常存在“跷跷板”效应。当美债收益率上升时,资金会更多流向债市寻求无风险回报率,股市则存在调整压力。
对新兴市场,较高的美债利率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并推高美元汇率。这对以美元计价的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影响巨大。
截至2月17日当周, EPFR跟踪的债券基金持续获得资金流入,仅当周就流入126亿美元,助力全球债券基金累计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在流入债券基金的126亿美元中,大部分投向了美债基金,全球和欧洲市场债券基金吸引了15亿美元,而亚太和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则遭到小幅回撤。
通胀保护债券基金在过去35周中第33次获得资金流入。
市场对美债收益率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升势看法较为一致,但对其背后的原因有分析。
有人认为,美债收益率上涨,或者趋势性上涨的另类解读。
本质上,美债就是带着利息的美元,有时间期限限制,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只要美债的持有人等到美债到期,美国几乎不会违约会支付美债的本息。
假如美债没到期折价抛售,就会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美债被抛售?
因素有很多,假如美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货币体系,并不是过节结算货币,那么美国国内预期未来经济向好,通胀发展,资金的收益率会预期超过国债的票面收益率,那么就会导致美国国内持有美债的人抛售国债,获得美元货币资本并用于投资活动中并预期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因此,美联储大印钞,财政大刺激等政策或措施,都可以导致美债收益率趋势性走高的现象。
但是,美元是全球结算/清算货币,被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央行,被非美国家的企业或机构持有。同时,世界非美央行也显著大规模持有美债,有数据表明超过6万亿美元规模。
非美国家所持的美债被抛售也是可以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因此,就会有一个很显著的因素会导致美债收益率的趋势性上升现象。
当全球各路资本因为美联储的大印钞,预期美国经济向好,非美国家的各路资本需要大规模显著流入美国投资获利,非美货币兑换美元货币,并导致非美国家央行的美元流动性出现紧张的情况,就会导致海外央行集中抛售美债保持美元流动性,这样会导致美债收益率趋势性上升。
其次,假如爆发世界性债务危机,某些企业或者机构可能会以美债为抵押物融资触发平仓现象,或者某些机构或者企业需要美元流动性而抛售美债,都会导致抛售美债,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
因此,假如当社会的美元流动性出现危机的时候,那么美债就会首先被抛售而导致美债收益率显著趋势性上升。
当前的货币体系,是一个套利的世界,不是印钞就是释放货币,加息就是收缩货币,如此,卖菜大妈也能当美联储主席。
因此,用套利的思维来理解问题。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美联储大印钞,却反而出现美债收益率提高,美元指数上涨,黄金下跌。大宗资产现在仍在大上涨,只是它还没反应过来而已。
就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债务危机爆发,社会的流通货币供应紧缩,必须要抛售各类资产维持资金链,而国债就是会被率先抛售的流动性最好的金融资产。
然后央行必须用印钞应对,但是并不会改变下半个周期的运行风向,会发现及时美元印钞增加,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也会是上升的。
美债收益率上升,从表面的逻辑看,美联储大印钞,叠加美国财政刺激政策,美国经济预期向好,通胀发展,可以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
但是,若全球债务危机爆发,资本规模化流出非美国家导致非美国家美元流动性紧张,也会导致非美国家抛售美债导致美债收益率提高的现象。
假设下,美国先大量印钞,引诱其它资本踊跃负债投资,也刺激了美债收益率上涨的效果,引发外部非美国家债务危机爆发。
然后美联储缩表,让世界美元货币流动性更加紧张,从而导致美元指数大涨,美元货币体系地位加强,没有其它货币体系可以与之抗衡并进入下一轮周期。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5352407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