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缴纳社保是单位的法定义务。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享受保险待遇。
我国《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都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明显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承担该项法定义务。
所以,不给员工及时缴纳社保,该单位已经违法了。
那么公司不给缴纳社保,员工该如何维权呢?
首先要确定劳动关系,也就是一定要和公司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连劳动合同公司都没有和你签订,那么一定要保存好签到表,员工身份卡,相关业务手册,工资转账流水,和公司工作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客户信息等材料。及时把能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和证据固定下来,让它不能抵赖。
下面就很简单了,员工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更多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
1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2要求补缴社保;
3因未依法缴纳社保造成劳动者损失的,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开始实战;
现实情况中咱们劳动者可以先礼后兵,先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协商,提出你的要求:请及时帮我缴纳社保,并补缴以前的社保,并支付我相应的经济补偿。
如果协商后公司能够补缴社保,那咱就不撕破脸,不用走后门的法律程序那么麻烦!
如果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糊弄你,敷衍你,还是不愿意给你补缴社保,那咱就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好好给他上一课!
按照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主张自已的法定权益,也可以向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征收的部门投诉。
同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充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的,劳动者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如果当初单位连劳动合同都没跟你签订,那更好了。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双方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属于劳动争议。可以去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其对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并监督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
申请劳动仲裁,先告知用到企业,起到威慑作用,告诉他老子不但有知识,还有能力有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各地人社局劳动冲裁厅有样本,大家照样填写就行了)、身份证复印件、能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和相关证据(签到表,员工身份卡,相关业务手册,工资转账流水,和公司工作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客户信息等材料)、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最好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直接告知劳动仲裁厅的工作人员,让他们立案的时候当场打电话把基本信息落实一下,相信我,这个电话会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很大的压力,现实实践中贼好使。
因为劳动仲裁程序走的比较慢,一般最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劳动仲裁立案成功就可以回家等消息了。
到劳动冲裁这一步,一般企业都会屈服,不过是经济补偿给多少的问题。
一般的问题到冲裁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