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楼市利好政策不断加码,房价还能再涨吗?能买房吗?

头像
张财神

>前言

许多人说,只有房价下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问题。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房价下跌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决策者在2021年的房价调控中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当前房地产市场不断出台的优惠保险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房价继续下跌,房子就会贬值,取钱难,普通老百姓敢买房吗?房价越跌,老百姓观望的越多,没人愿意把上百万的房子扔到自己手里。

事实上,就房屋的纯商品属性而言,当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出现下跌,甚至出现“白菜价”。但是,一定要记住,中国的房地产是政策性房地产,政策涵盖房地产,而不是单纯的市场化房地产。至于为什么房价不能再跌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了,本文不再赘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讨论房价是否会上涨以及如何做出购房决定。

价格还能涨吗?

我们认为,2023年房价将因政策刺激和经济全面放开而出现“弱复苏”现象,然后企稳,不会突破“深V”形态。财产红利期即将开始。到尽头,它会飙升数倍。的亮点,再也不会发生了。评估的来源是基于以下指标。

1.居者有其屋。据央行2019年统计,我国房屋自有率已达96%,平均每户拥有1.5套房子,58.4%的家庭拥有一套住房,31%拥有两套住房,10.5%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房屋拥有率居世界第一。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到2022年9月,百城商品房存量将达到5.9亿平方米,房源数量严重饱和。现在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房子。伴随着“房住不炒”的红线要求,住房需求将持续低迷。

IMF预测2022年人均GDP

2、收入与房价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到2022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04万美元,居世界第64位。这比排名第一的卢森堡落后12倍,是美国的6倍和日本的3倍。人民财富差距仍然很大。但是,我国的房价水平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全球房价前20名中,中国有8个城市,其中香港位居第一。我国房价收入比高达29,是排名第二的法国的两倍多,已越过警戒线,阻碍了经济增长。

我们的房价水平远远高于我们的收入水平,老百姓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房价水平已经上涨了。从一个侧面来看,我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过高。毫不夸张地说,预付房地产红利来拉动经济增长适得其反,饮鸩止渴。政府坚持“房住不炒”,是为了疗伤,逐步化解过度的财政依赖。除了房地产的弊端,你还可以看出,房地产的血大概快用完了。

Numbeo世界核心联排别墅价格排行

3.出生率继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将新增出生人口约850万,死亡人口约1000万,人口将出现负增长,比预期的人口负增长提前三年。虽然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受经济、教育、医疗等因素影响,生育意愿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出生率下降,加上现在出生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意味着未来住房的刚性需求将会减弱。


4、家族资产多元化程度不够。根据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财富》2021年报告,中国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占比高达69.3%,金融资产占比30.7%。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预期,国人的投资理念将更加先进和多元化,变现难度大、流动性差的房地产将越来越不成为投资的主流。

政治无关对错,而是权衡利弊。政府出台的任何房地产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要相信,政府有能力和实力抬高房价,也有能力和实力调控房价,但这样做会损害更多人的利益。毕竟,房子是老百姓的主要资产和财富。

如何做出买房决定?


1.不要犹豫买房子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最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完成,但调控政策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房地产市场并未完全从下行趋势中复苏,多数人仍持观望态度,市场还是缺乏足够的信心。购买现阶段才需要的房子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期。虽然不一定能抄到楼市底部,但在楼市低点买入也是不错的选择。

2.不要炒房。指望靠炒房来实现财富自由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人口流失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投资会越来越多不好的是,房地产将越来越难以变现。即使有99%的把握房子不会倒塌,房子倒塌的可能性还是有1%。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全面实施,打击炒房的政策将更加严厉。


3.优化房地产等资产配置。如果你手里有很多房子,不妨趁着经济回暖和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时候,及时变现一些房产,将变现的资金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毕竟,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未来。另外,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将变现的资金从房地产分散到股票、国债、期货等资产配置中,将是平衡风险和收益的更好选择。

#财经新力新春#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S3O8I4I0552ZQUE.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