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专访耐克中华大区供应链总监俞炯:物流新技术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中新社上海

头像
小财

专访耐克中华大区供应链总监俞炯:物流新技术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



2023年01月12日 20:1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2日电(张亨伟)俞炯,1974年出生,现居中国上海市,2002年硕士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美国总统轮船中国有限公司、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富祥塑胶中国有限公司等,负责物流管理、设备管理、采购管理,流程优化等相关方面的工作。曾在2006年―2012年,负责亚太区16家工厂的集中采购管理,流程优化,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在2013年,用六个月时间改建了一座新工厂,俞炯是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不可或缺的顶尖人才。他现为耐克公司中华大区供应链方面总监,负责大中华区的物流需求计划、外协决策以及供应链信息系统集成。是APICS全球运营管理协会会员,该协会是全球最大的集生产、库存、供应链、物料管理、采购和物流领域最权威的组织,加入协会须为企业界公认的生产管理专家,在行业中具有极高的含金量。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济表明,已经进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阶段。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尽快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然而从数量上还远远不满足社会的需求。俞炯认为,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打造。他作为此领域的专家,善于人尽其才,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管理机制的建设,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提升员工动力和能力。如今,他带领的近百人团队中,已在行业内物流规划、智能物流系统等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俞炯发现,货物在高处分拣过程中,由于基础零部件配套水平较差,专业化生产水平低,无法解决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问题。现有物流高空作业平台不便于调节工作平台的位置,装置也容易松动,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因为机械故障而发生安全事故,现每年都有上百名高空作业人员因机械不稳固的问题而失去生命;每次需要打开支腿作业,且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20%及以上,这一系列的危机问题最终的结果便会使其企业的资金收益流失25%甚至更高,安全及流程复杂在管理中产生诸多不便。前端操作人员的大量流失以及事故问题,对后方管理影响较大。人工操作的机械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监管,管理人员无法对器械进行直接操纵,在管理团队的工作安排及对物流包裹的分配的运输路线规划中,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加大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物流行业的高空作业,任何一方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进程,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会影响整个机械的转动,存在着两两之间相互影响的风险。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率、保障物流运输工作的安全和降低物流管理成本,是俞炯一直思考和想要解决的问题。



机遇和挑战犹如硬币的两面,大多时候是相互依存的,关键是看思维的角度和应对的策略。俞炯不断深入研究,以数字化产品的思维去重构业务、重塑运营、重建组织,过好“整合、转型、变革”的三关。最终发现,通过来回移动的工作平台,调整产品结构,可从施工作业中最为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机械智能化。俞炯运用自身25年的行业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从而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研发出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物流集散中心的高空作业台。此专利可以完美解决现有的高空作业台不便于调节工作平台位置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俞炯的研究与实践,将底板利用滑动块和转动孔,使其作业台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动块不是水平移动问题的出现,填补了国内物流行业高空作业台的技术空白。



俞炯研发的此项高空作业台智能装置,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技术辅助物资运送,减少人员的成本;运用了追踪和定位的方式提高了后台管理人员的运营,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的优势将高空作业台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运用远程操控的方式设定作业台的程序,使物流工作更加规范化,创新了物流领域的智能化机械,以保证安全需求为前提,达到智能化控制,弥补了现有高空作业台的技术缺陷。具有安全性高、运行平稳、结构设计紧凑和操作简单的优点,以智能化发展推动降本增效,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随着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也在逐步增长,此项专利已经成为工程施工机械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装备,其应用范围也快速向各行各业延伸,形成了行业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建筑工程、装备制造、电力行业、仓储物流、市政工程、军事工程等领域需求,对于此专利应用的普及率正在逐步提升,驱动了智能化高空作业平台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了更好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速拥抱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进入智能化时代,俞炯将此项专利与管理方式相结合,制定“物流场所高空作业智能化操作与管理办法”,使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智能化物流作业模式,实现人员管理的有效控制。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更好的调整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提升30%。极大促进物流行业的智能、规范和持续发展。



根据调查显示,现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物流企业正在使用这种技术,其中包括京东、顺丰、安吉等,分别运用了此项专利技术,自2022年8月16日专利获批,这些企业便与俞炯签订了专利技术使用合同。同时,俞炯荣获了“中国物流技术奖”,此奖项主要为表彰在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技术应用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行业进步及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据了解,此奖项在每年获得者不超过20名。俞炯的专利无疑是促进了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鼓励了行业应用的创新,推动了中国智能化物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俞炯作为智能化物流领域技术专家,在2022年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说到:“无论从市场发展空间还是产品渗透率来看,这种作业台在国内外的市场潜力在未来至少还有5-10倍的成长空间。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也为物流行业乃至其他机械化行业的智能化技术进步打开了新的大门。”



俞炯也表示,随着社会认知度逐渐提高,高空作业机械的市场快速发展,曲臂式、直臂式、铝合金等大量涌现,会同步引入少量玻璃吸盘车、打桩机、蜘蛛车等新型设备,满足各种环境下高空作业的使用需求。如今,到2022年截止物流高空作业台的平均使用率已达到80%。数据显示,此项专利自发出以来已经在全国投入使用近60万台,预计未来三年各行业在高空作物平台上由最初的15%,提升至43%以上。



这项专利在业内引起了巨大轰动,获得了行业内以及全球运营管理协会的认可,多家国际顶尖物流公司及其他高空作用的行业头目都争先应用此技术。俞炯以极具前瞻性的思维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为先进科技与物流行业的融合运用树立了一个成功典范,带领了物流行业新技术的引用,为未来物流行业的新兴技术开发使用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极大地推进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



本文转自 中国新闻,原文链接:http://www.sh.chinanews.com.cn/chanjing/2023-01-12/10724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