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一味地放任下去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真的一直呈现这种老年人变得更多、而年轻人变得更少的局面,那社保出现问题可能只是时间的早晚了。
为此我国决定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但是有些人认为还有更加合理的方案并且提出了新的调整建议,那就是工龄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网上有人讨论,退休政策新调整:工龄满30年可自由选择退休与否,这事能行吗?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的政策的确是大势所趋,但是它却并不能给每一个群体都带来好处,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延迟退休。
比方说那些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群体当然愿意多工作几年,这样的话他们不仅能够多赚几年的工资,退休了以后也能多拿一部分养老金。
但是对于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来说肯定就不愿意多工作几年了,本来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变得越来越差,哪里还有精力再多去工作呢?
为了平衡这两个群体的利益,有些人提出了新的建议,认为将延迟退休进行调整变成按照工龄退休的方式。
只要满足三十年的要求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退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大家的这种想法也并不是随便想一想,毕竟国内公务员体系当中就有类似的退休制度。
如果公务员的工龄满足了三十年的标准,同时年龄超过五十五岁就可以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退休。
而这部分认为可以按照工龄方式来退休的群体认为这还有两个极其显著的优点。其一就是灵活性更高。
如果真的采取了这样的方案,不管是哪种群体只要满足了三十年的工龄、缴纳社保时间十五年这两个要求就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能不能退休以及什么时间退休。
比方说有很多一直做体力劳动的人满足三十年的工龄要求之后就可以自己去判断到底要不要退休了,觉得身体好就可以继续干,觉得身体不好就直接退休。
其二就是缓解就业压力。当下的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不在少数。
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把更多的岗位空出来,那么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困难了。
然而这种方案还存在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性质比较特殊。
如果一个人从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从事这样的工作并且一直做到退休,那么他们的工龄时间就非常容易被计算的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些人的工作时间很难具体计算,也就没有办法统计工龄,比如灵活就业群体、私企的员工。
另外,我国的社保制度一直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工作期间缴纳的钱越多、缴纳的时间越长,那么最后退休的时候拿到的钱也越多。
假设不考虑这个问题,直接把每个人的退休标准都按照工龄三十年的要求来确定。
那也就意味着,一个在五十岁退休的人要比在六十岁退休的人多拿了十年的养老金。试想一下,这对那些六十岁才退休的人公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然后,工龄退休的方案和延迟退休的方案本来就是相悖的。
假设一个人从二十岁开始工作,那么就意味着五十岁就可以办理退休的手续。
而五十岁还是一个人非常有工作激情的年纪,在这个阶段就不再继续工作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也给我国社保基金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更是违背了延迟退休的意义。
最后,延迟退休的方案对医生、工程师、科技人员这类群体非常不公平。
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就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培养,可能一个医生在三十几岁才能够进入职场为病人解决问题。
所以他们就需要在六十多岁才能办理退休的手续,那么他们又怎么会感觉到公平呢?
本来已经为了有所收获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读书,但最后还要比别人退休的时间晚了很多年,换成是谁也不愿意接受。
很显然,延迟退休的政策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影响是客观事实,但它的确是更加符合国内现状的。
而按照工龄退休的方案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存在的弊端却远远大于好处,也并不符合国内当下的状况。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VR51CC105493UPP.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