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民营经济28条举措发布 业界热盼政策落地见效

头像
小财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为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等8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

针对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六个方面,通知提出28条具体举措(简称民营经济28条),并明确相关举措责任单位。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王忠明表示,市场经济崇尚竞争,民营经济从来不怕竞争,从风险偏好角度看,民营企业都是在风险和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民营企业才有希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平等问题,在制度上行动上把市场准入各项要求落实好。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来,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规范整合全国性清单,全面清理地方性清单,建立“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从制度层面明确,清单之外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介绍,近年来,在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方面,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合理准入限制的情况,这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强化制度刚性,进一步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综合监管,2021年以来,发展改革委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推动形成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协同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保障相关案例尤其是涉及民营企业案例的摸排、归集、核查、督办、整改。

对此,大成企业研究院院长欧阳晓明表示,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就要全面落实公平竞争的政策制度,在政策支持上应该一视同仁。“我认为通过立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基本权利和地位,有利于体现国家政策的连续性。”欧阳晓明建议。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通过地方上报、信访、公开信息搜集、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等方式,多渠道发现市场准入壁垒线索。截至目前共通报5批87个案例,有效规范了一批设置歧视性准入政策、准入不准营、名准实不准等行为。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意见》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设计,同时将抓紧启动第五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持续推动清单事项缩减。

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方面,还将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排查、归集、通报、约谈、整改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准入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意见》。《意见》着眼于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制度环境、强化政策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顶层设计,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文件公开印发后,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家也深受鼓舞。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关键历史时刻,《意见》发布给广大民营企业打了强心针,我感到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可能来了。”对《意见》的影响,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泽民说。

围绕实践中民营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士远认为,当前大型民营企业是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重要节点,因此民营企业的税收制度备受关注。“当前我们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规模上主要聚焦小微企业,理论上主要支持制造业,环节上则是鼓励研发,未来我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大型民营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从而完整体现政策导向性。”潘士远说。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及时推动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企业所得税等2022年年底到期政策继续实施,并采取精准推送政策、加强宣传辅导等切实有力举措,推动落实落细惠及民营经济的各项税费支持政策。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占比76%,是政策惠及的主体。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今明两年到期的阶段性政策作出后续安排,对于企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安排好投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戴诗友介绍,税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动稳定民营经济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

戴诗友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创新推出税务与金融部门“税银互动”举措,将民营经济“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助力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同时还将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拓宽供需对接渠道,助力民营企业缓解产业链供应链不畅难题。

现实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基于此,按照国务院的工作要求,国家发改委建立了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广泛收集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抓落实体制机制,切实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8-02/doc-imzevqyr8669815.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