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梁万年回答防控政策调整时机选择,广大网友不买账:还在打太极

头像
珠珠

近期,随着各地疫情“过峰”,大家开始回顾复盘一个月前的防控政策调整,并产生一个疑惑:政策放开的时机对不对,是如何确定的?针对这个问题,央视专访了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记者提问:从2022年12月上旬开始,陆续出台了二十条、新十条,到现在的“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坦率地说很多人觉得出乎意料,没有想到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做出这么迅速的策略上调整,当时主要依据是什么?

梁万年回答:疫情到2022年年底的时候,有几个方面变化我们感觉是可以进一步实行优化调整的时机了。第一是病原体的致病力,确实是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下降;第二,我们整个中国人的主动免疫水平在明显提升,像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对一些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接种比例达到了一定要求;另外,我们从药物的一些手段、对重症救治的一些资源准备等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病毒我们是无法把它消灭掉的,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一个人传二十多人,它的传播力这么快,不感染几乎是不可能的,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怎么来有效地平衡我们的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把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好的效率,所以我想这种调整是主动的,不是大家可能有些人认为是因为你防不住了,你是被动的,你是不得不调整的,不是这种情况。

尤其是2022年12月上旬,随着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快速传播,我国不少城市出现感染高峰,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开始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

梁万年这个回答,从多个方面给出了政策调整的理由。那么“以身试毒”的广大网友们,是怎么看待梁万年专家的这个解释呢?

有些网友的评论很激烈,直接表达不同意见:

“因为压根没打算放开,脑壳里还想着清零,结果矛盾激化封不住了”

“去年夏天不行,今年夏天不行,就得冬天,问就是综合考虑”

也有网友提出了具体的质疑点:

“为什么21年大推疫苗的时候,不优先给老年人接种?如果21年就给老人打好疫苗,22年夏天不就早能放了,气温环境更好,下半年的各种乱象也不会发生。”



有网友表达失望之情:

“记者的提问是直接击中要害,反映了大部分国民想要的答案。但是,回答确实失望。”

“从政打太极挺不容易的,我来帮你说大实话吧。疫情失控了,防疫资源不足了,经济不行了,矛盾激化了。”

网友质疑时间选择:

“现在奥密克戎是弱的……那2022上半年也是奥密克戎不弱?”



看了这些网友的评论,显而易见,大伙儿是不满意这个回答的。梁先生是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分量不可谓不重。然而身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在全国人民经历了这样一番苦难之后,仍然在打太极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各位您觉得呢?您认可梁专家的回答吗?或者您也赞同网友的批评?欢迎评论区讨论。

新闻背景:

面对面丨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L8QI430534B9EY.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