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记者从东丽区获悉,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东丽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经济运行攻坚行动,出台“稳经济2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农业生产、产业链供应链4个服务保障专班,抓好经济运行、重大项目、税源建设3条线调度,深入落实“四个全员抓”工作机制,畅通经济循环,助企纾困解难,稳定发展预期,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15亿元、帮助对接融资139亿元、解决实际困难1500余个。
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2022年,东丽区多措并举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生物医药、汽车、航空航天等6条产业链实现产值912.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1.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0%,制造业投资增速名列全市前茅。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搭建互联网平台、5G技术、增材制造等应用场景,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项,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6家,天钢公司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环保绩效A级钢铁企业。
2022年,东丽区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量达534家。东丽区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50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6%,新增28家市级专精特新、3家国家级小巨人、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航天精工获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凯华材料成为全市首家北交所上市民营企业;推进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清华高端院加快建设,包钢稀土研究院拓展新材料应用场景,民航大学牵头组建市航空装备安全性与适航技术创新中心,新增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东丽区还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专利转让许可交易额近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亿元,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80亿元。
2022年,东丽区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比如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华测北方检测基地竣工,中汽新能源检测中心投产,专业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9%;与此同时,金融护航实体经济效果显著,设立丽华高新产业基金、东丽经开产业发展基金,银行存贷余额持续增长。东丽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盘活存量载体,增加收入1.4亿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地,推出“东丽惠购节”“东丽安家GO”等促消费系列活动,新增7处夜间消费场景,万科里商业广场开业运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2%。东丽湖街获评天津市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街。
在项目投资建设上,2022年,东丽区优化全员抓招商工作体系和机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指引、项目评审制度方案,进一步规范从洽谈到落地全流程引资标准;实施“五大招商专项行动”,建立土地、厂房、楼宇招商载体要素信息库;建立项目专班调度机制,深化“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全流程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津云新闻记者田巧梅)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1-09/doc-imxzqvxk226586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