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华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着力打造“六个春城”,其中之一便是“要加快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着力打造亲商护企的‘投资沃土、温馨春城’”。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密切相关,“以营商环境的大改善推动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是当前和今后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必要条件。而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这一经验,则是各地区各部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就如何改善营商环境作了再研判和再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思路。
对于营商环境的改善问题,认清形势至关重要。目前,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对于昆明稳增长、促发展的特殊作用,这也是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进而全面推进昆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当前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背景下,各大城市都在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通过招商引资为发展强引擎、添动力。因而,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非常紧迫,昆明也概莫能外。然而,没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招商引资。如果说招商引资是“生命线”,那么改善营商环境就是呵护这个“生命线”的全生命、全周期服务。对于昆明而言,如果缺少营商环境上的比较优势,就形不成招商引资上的良好态势。鉴于此,昆明要把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转化为改善营商环境的主动性,努力实现“万事俱备,只等‘商’来”。
改善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来讲,昆明营商环境的改善,一是需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法治保障、市场要素、政务服务这“四个关键”,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创新高地,通过法治保障营造公平环境,通过市场要素迸发竞争活力,通过政务服务提升办事效能。二是需要紧密结合城市的治理布局,真正做到在营商环境改善中更新城市治理布局和在城市治理中提升营商环境质量,特别是需要注重营商环境改善向城市综合治理的效应转换。三是需要牢牢把握自身特点,即把独特的区位优势、当前的开放优势、国家的政策优势、整体的后发优势有机统合起来,以此形成超常规思路、跨越式步子、高质量要求,努力打造立足祖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流营商环境。
昆明的一流营商环境,需要在虚心学习中努力打造。除了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发达经济圈进行整体学习外,还应该有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学习。首先,按照“排头兵”要求和“强省会”行动,昆明应该对标对表全国各个省会城市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面提升全市营商环境水平。其次,着眼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昆明应该认真研究深圳、苏州、温州等先进城市的发展历程和营商模式,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扬长避短,探索出具有昆明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新路子。此外,昆明也应该借鉴重庆、成都等兄弟城市在营商环境布局方面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努力做到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努力成为亲商护企的“投资沃土、温馨春城”。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1-09/doc-imxzpqcy2353265.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