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资格: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基金研究中心是在证监会、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基金评价机构,根据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开展执业活动。我们建立了一套独立自主的基金基础数据库与基金业务规则体系,从证监会基金信息披露XBRL体系接入基础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校验和复核,进而由系统自动生成一系列的数据报告与评价报告。 |
编者按:2023年1月8日,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在网站专区、服务号发布了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的排名榜单数据、使用手册等内容。为此,小编采访了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胡立峰,请他谈谈此次更新版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情况。以下是胡立峰的发言材料。
一、主动股票优化主动债券新推
(一)管理人投资能力评价属于基金评价业务范畴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就基金评价业务做了定义。基金评价业务包括基金评价机构及其评价人员对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或者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开展评级、评奖、单一指标排名或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评价活动。根据上述监管规定,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基金研究中心开展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单一指标排名与评级两项具体业务。单一指标排名是指公募管理人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的投资管理收益率的排名,包括短期的1年期、2年期排名(不公开);中期的3年期排名(公开);长期的5年期及以上时间的排名(公开)。评级是指以管理人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的投资管理收益率排名为主,综合考虑收益率标准差等风险波动、管理规模等因素后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使用特定含义的符号、数字或者文字展示分析结果,目前该体系的评级结果规划以1、2、3、4、5星级符号进行展示。管理人的投资管理收益率单一指标排名已经成熟并发布,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评级则在积极规划中,成熟的时候择机推出。考虑到单一指标的期间投资管理收益率与期间年化投资管理收益率具有数值清晰明确直观的特点,而且用户很方便地将其与具体基金、其他管理人、股市、债市、理财产品等进行横向比较。
(二)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2010年推出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股票投资管理综合业绩,基金研究中心设计开发了《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考察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暂不考虑被动股票指数基金管理能力。从2010年开始运行该评价体系,并根据基金行业实践不断优化完善。此次更新版的主动股票评价体系做了一些细节优化,“团结”更多的基金参与评价,参评资格确定更精细化了,允许“进进出出”,建立了异常业绩剔除机制等。
(三)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2023年1月推出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债券投资管理综合业绩,基金研究中心作为基金评价机构设计开发了《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考察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暂不考虑被动债券指数基金管理能力。基金研究中心从2023年1月正式运行该评价体系,并根据基金行业实践不断优化完善。
(四)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推迟推出的原因
相比主动股票,在推迟13年后才推出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主要是因为历史上的债券基金开展评价的难度比较大。早期债券基金以“二级债基”为主,基金资产不高于20%比例可以投资二级市场,后来又可以投资可转债,最后才发展纯债基金,中间一度债券基金有些“打新”收益。债券基金来自二级市场股票、一级市场打新股票、二级市场可转债、一级市场可转债的部分收益对其业绩差异影响较大。近几年极个别债券基金又出现了投资因素导致的异常业绩与非投资因素导致的异常业绩,可能让管理人整体投资管理收益率数据出现偏差。这也是我们一直未开展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的主要原因。随着基金评价系统功能逐步扩展、数据维护与评价人员逐步扩大、基础数据积累储备逐步丰富,具备了对债券基金基础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的能力,建立起了《债券基金非投资因素与投资因素导致异常业绩的处理规则》。近年来纯债基金日益成为债券基金的主流,规模占比越来越大,截止2022年9月末,债券基金规模80295亿元,其中主动纯债基金规模57395亿元,占比71.48%。而在2009年12月末,我们推出主动股票评价体系的时候,主动纯债基金只占债券基金规模的2.79%。所以2022年我们启动了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并在2023年1月初推出。
(五)两大体系共同的特色内容
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两大体系按照统一思路进行设计,业务规则尽可能通用,业务处理尽可能标准化。两大体系具有以下共同的特色特点。
1、每天维护,参评基金可以季度频率“进进出出”,既满足不断有基金成立也不断有基金终止的行业现状要求,也满足基金存续期内不同历史阶段差异化特征。随着不同基金募集新设与终止运作,每季度均有可能新的基金加入参评,每天均有可能个别基金终止运作并予以剔除。这给传统的年度期间计算或者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等期间计算带来困难。如果只挑选满足期间时间的基金参与计算则存在“幸存者偏差”问题。
2、每天监测与每天计算,提高评价的精度。每天计算管理人的当日投资管理收益率,适应基金逐日发行与终止的情况,也为编制投资管理能力指数打下基础。每天监测,可以剔除异常日异常业绩与异常期异常业绩,让管理人业绩具有可比性,避免极值的干扰。
3、管理人设置参评规模门槛,“10亿进2亿出”,避免小基金公司发展初期较小规模的投资能力与大型基金公司几百亿上千亿规模的直接比较。之前版本我们未设置管理人规模门槛,导致部分小微规模基金的业绩干扰冲击整体评价。10亿规模是起评点,管理人达到即纳入,然后进行季度规模监测,如果运作过程中低于2亿元则剔除。待后续再满足10亿元时再予以纳入。
4、均把参公集合产品纳入评价,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面。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的规定,证券公司参公大集合产品是指证券公司设立管理的投资者人数不受200人限制并根据《指引》的规定参照公募基金进行规范运作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5、通过两个口径与两种算法建立多元化多视角的评价体系。不管是主动股票还是主动债券,均对参评基金划分狭义口径与广义口径。两个口径在实践中均有使用者,均有各自合理性,我们均满足需求。管理人每日收益率平均值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与规模加权平均两种方法,二者均有各自合理性。算术平均计算结果有利于从未来投资的角度了解掌握管理人过往投资管理水平,规模加权平均计算结果有利于从表征展示的角度了解掌握管理人过往的投资管理水平。由此,主动股票、主动债券各自有4套计算结果,方便互相验证,也满足不同的需求。但在对外公开发布评价结果上明确一套计算结果作为标准。
二、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内容
(一)参评基金数量较大幅度扩大
在基金产品形态上,包括公募基金与参公集合产品,将参公集合产品也纳入。通过主基金基本信息表中的“主动或被动投资方式”字段确定主动基金,不考察被动基金。通过基金合同载明的股票投资比例下限值(合同+事前法)与业绩比较基准股票比例值(合同+事前法)以及季度实际股票投资比例(事后法)这三个指标筛选参评基金。2022年12月版之前的规则文档中参评主基金确定为A股主动股票方向基金。但2022年12月版规则文档对参评样本做了较大幅度的扩大,在A股主动股票方向基金的基础上把A股行业主题股票方向基金、港股通股票方向基金、QDII股票方向基金也纳入。随着基金评价从短期(1年)与中期(3年)向长期(5年)、超长期(7年及以上)转变,需要淡化基金股票投资短期差异特征,注重各个分类的主动股票方向基金的长期业绩与管理人角度的全面业绩。
(二)主基金参评的“见60%调入”原则
“见60%初始调入”原则。主基金信息披露的季度末实际股票比例值第一次出现大于60%的,取下个季度初日期作为参评开始日期。和之前的“三个月建仓期”规则相比,既考虑到运作管理办法规定的六个月最长建仓期,也考虑到绝大多数基金建仓期低于三个月,最终以实际股票比例值日期作为调入的时间。
(三)季度监测调整机制
(1)“平均值低于60%调出”原则。当某个季度末(T季度)的滚动平均值(过去1年的5个季度末时点的平均)低于60%的,则参评终止。(2)“平均值高于60%再调入”原则。过去1年的5个季度末实际股票投资比例平均值大于60%时则可以再调入。
(四)基金评价机构主观判定保留但“最小化”
在上述基于定量规则解决至少99%的业务内容的基础上,还是存在极个别基金的复杂情况,作为基金评价机构,基金研究中心会根据业务发展与实际情况做出判定,相关判定的依据在系统记录并留痕。随着基金评价业务陆续发展,主观判定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共性情况则强化为定量规则并系统化。总之,由于基金发行终止、份额分设、异常业绩等诸多情况,作为基金评价机构保留主观判定但尽量最小化。我们专门设立《不具备参评资格基金维护机制》,被我们判定为不具备参评资格的基金,完善底稿一一进行说明。
三、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特点
(一)突出纯债基金,并以狭义口径为主
狭义口径基金是指基金合同载明的纯债基金,即分类3.1纯债债券型基金,包括旗下的3.1.1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3.1.3中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3.1.5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3.1.7纯债债券型基金(摊余成本法)。广义口径基金是指:(1)狭义口径的债券基金。(2)3.2.1普通债券型基金。狭义与广义的差别就是传统的普通债券型基金是否纳入。考虑到债券基金的历史,我们还是要把历史悠久的普通债券型基金纳入,但调入广义口径。
(二)异常业绩的精细化处理
业绩异常分为“异常日业绩”与“异常期业绩”,如果不剔除异常业绩的话,则评价结果有可能出现偏差。异常业绩又区分为非投资因素导致与投资因素导致,其中非投资因素导致的异常业绩需要剔除,投资因素导致的异常业绩原则上不予剔除。对异常日(T日)业绩做“截断”处理,T-1日参评终止,T+1日参评又开始。个别债券基金业绩持续几日非投资因素异常业绩或者季度末资产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甚至1000万元的,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将“截断”的时间从异常日一天扩大到“异常期”区间。
(三)债券基金异常业绩监测模块说明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作为基金评价机构,开展我国公募基金评价业务。其中对债券基金进行细致的二级分类、三级分类,通过细致的分类对债券基金业绩做进一步深入监测与评价。基金研究中心每天生产每只债券基金的日净值增长率,在系统编制“债券基金异常业绩监测模块”。主要有两个监测:通过设置阈值对每只债券基金进行监测;通过对同类型债券基金监测其中的异常业绩。该监测模块的更新频率是每天。债券基金异常业绩区分为非投资因素导致与投资因素导致。非投资因素导致的异常业绩是指排除投资组合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业绩大幅波动是由非投资因素导致的情况。投资因素导致的异常业绩是指由于投资组合相对于基础市场的大幅波动导致的业绩异常。
四、业绩指数叠加对比与词云图等可视化图表展示
此次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推出,改变过往的仅仅是报表形式的服务方式,为签约客户提供了指数叠加、词云图等可视化图表展示等更多高质量服务内容。
(一)提供评价体系每个步骤计算结果
我们采取“基础---汇总---历史汇总”的“三步骤展示”方式,既展示了基础的一览表,方便签约用户对基础报表细节的了解与核对,也提供了基于某个时间段的汇总计算报表,省去繁琐的计算,还提供了历史汇总报表,可以查询自统计以来过去1年、3年、5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维度的展示报表。
(二)指数叠加与词云图可视化对比
查询过去1个月到过去20年,不同时间、不同基金公司和市场指数、基金业绩指数的叠加对比图,了解掌握每家管理人投资管理能力的历史变迁,洞察其中的趋势,捕捉其中的拐点。
通过词云图等可视化展示功能,一目了然的查看到基金管理人过去1年至20年或1998年至今的排名上榜次数的词云图,文字越大,排名越靠前。
(三)网站版与手机版同步运行
截止2023年1月初,提供网站版的主动股票与主动债券评价体系服务,部署了35张数据报表,覆盖字段、标签、时间戳、基础数据、汇总数据、分布计算结果等,主要提供的是“重型服务”。对使用者提供清晰、透明的基金评价过程展示,也接受使用者的监督。预计2023年2月末提供手机版服务,主要提供的是“轻型服务”,更加简洁、直观和方便。
免责声明详见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官网(www.yhzqjj.com)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fundzmt/2023-01-08/doc-imxznxha882517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