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事件:2022年12月30日,遵义道桥发布银行贷款重组公告,但明确表态城投债保“刚兑”。2023年1月4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采访,对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部署做出解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和“打破政府兜底预期”等。央地博弈再起,城投债怎么看?
遵义道桥公告银行贷款重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弱化的背景下,未来弱资质+尾部城投平台风险事件可能逐渐铺开,永煤事件作为前车之鉴,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偿债意愿依然毋庸置疑,“牺牲”银行贷款+非标等保城投债刚兑或是地方政府的底线。
遵义道桥银行贷款重组公告内容主要涉及四方面要点:1)在重组方案落地前,2022年国务院和财政部皆发文指导贵州债务化解,本次贷款重组“师出有名”;2)重组概况:涉及债务规模 155.94 亿元,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 20 年,利率调整为3.00%/年至 4.50%/年,前 10 年仅付息不还本,后 10 年分期还本,与7月媒体报道情况基本相符,其中利率偏低或是政策指导下银行让利的结果。3)后续公司将在政府支持和帮助下持续经营。4)明确对城投债的态度:城投债保“刚兑” 。
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1)债务展期、债务重组等或将成为未来城投平台重要的化债方式;2)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弱化的背景下,弱资质+尾部城投平台风险事件可能逐渐铺开,通过“牺牲”银行贷款+非标等,腾挪出更多的城投债兑付空间,以维系城投债“刚兑信仰”。3)从长期来看,很难有可持续性。
中央政府的政策态度:刘昆部长的访谈围绕“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展开,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同时又再次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打破政府兜底预期”。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城投或仍有可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稳增长诉求下的应有之义,对于地方债务和城投领域,刘昆部长主要提到“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同时“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一方面,在基建稳增长背景下,城投平台的重要性依然凸显,城投或仍有可为;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弱地区城投平台的债务风险化解。
中央对政府债务管控的政策将一以贯之,城投有所不为。刘昆部长再次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多项具体举措,是对过去政策和态度的延续,政策有“保”有“压”,同时再提“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旨在引导城投明确自身定位,同时也在引导市场预期,城投分化是主线,切莫一味抱有“政府兜底预期”。
当前城投债的估值表现在地区间分化明显,此前“资产荒”时期市场定价对城投基本面反应钝化,负反馈演绎下对城投债定价逻辑重回基本面,市场普遍开始防风险下,地区间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
央地博弈再起,未来城投价值与风险怎么看?
短期来看,城投债出现展期/实质性违约的可能性不大,但城投尾部风险积聚上行是不争的事实,防风险的重要性在抬升;中长期来看,弱地区+尾部平台偿债和再融资能力的维系难有可持续性,城投债出现展期/实质性违约或只是时间问题。
价值挖掘方面,建议配置盘重点关注好地区+好平台的高等级拉久期策略,交易盘聚焦偏高等级+偏短久期(2年以内)城投债的参与机会;如果选择短久期下沉,要牢牢守住底线思维,在控制好久期(如半年左右)的情况下谨慎博弈超额价值。



风险提示:隐性债务化解政策有所变化;信用债违约超预期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3-01-08/doc-imxznxha8797277.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