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际局势的紧张令许多国家不惜重金采购军火,军贸相当热闹了,根据香港媒体《南华早报》引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数据,展示了国际军贸的新形势。各军工输口国都呈现了军火出口增长之势,尤其是欧洲国家,一直累计进口量上升了47%。
但是也有反常的现象,与2013-2017年相比,2018-2022年间,中国武器的出口根据瑞典人的统计是降23%;而同一时期,中国的军品进口增长了4.1%,主要是增购乌克兰装备,例如航空发动机,船用燃气轮机等,令其成为中国第三大的武器进口来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媒《南华早报》的报道截图
这个说法存在明显漏洞,我们是不会忘了美国阻止中国向乌克兰采购航空发动机的,另外还有就是我们已经在船用主机上面早就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怎么可能还从乌克兰进口呢?就算把之前为教练-10和L-15订购的AI-222-25发动机订单算上,可实际上乌克兰人根本没有能力交付订单,所以,仅从这一数据分析,瑞典人的统计口径是有问题的。
乌克兰的马达西奇都已经被炸毁了,根本无力交付订单
不过,瑞典人自己也承认,斯德哥尔摩研究所使用的是趋势指标值(TIV)来衡量主要武器的国际转让量。这里面必然会包括无法交付的并已经签署的订单。尤其是卡在了2022年度,这个尴尬的年份,因此,这次公布的数据最多只能作为一个趋势参考,而不是实际情况。毕竟中国在最近几年好消息不断,仅在2022年,传来不少好消息,比如:向巴基斯坦交付歼-10CP战机,所谓“下降”说,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从实际订单计算,枭龙的出口份额也应该算中方一部分
估计老外又借机玩起了文字游戏,中国军贸规模许多情况不公开的,也存在一些计算上的难点,比如:“枭龙”战机,这是中巴合作,中方在生产中也占据不低的份额,对巴方的供应“枭龙”部件,到底怎么计算为中国的军火出口呢?巴方对第三国销售的“枭龙”战机,也已经计算为中国出口指标中。
俄乌战争之后,受俄军在俄乌战争中表现拉胯影响,许多俄式武器装备的形象受损,至少按西方媒体的说法,俄式装备表现不好,那么武器出口也会受到影响,按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下降了31%。
俄罗斯武器出口情况受俄制武器频繁被毁的影响,可能属于合理的现实,也可能是跟我们数据变化一样,受到了统计单位的影响。最近几年,俄罗斯官方在谈及武器出口时,一直表现相当乐观,没有报告什么实际出口下降等,如何出现下降的呢?更不要说,俄乌才打了一年多,在多年统计数据不应快速显现效果。
港媒关注的,是我们为高强度战争做准备!
如果再研究一下,港媒《南华早报》的本意也不是想强调,中国武器出口真的下降,而是认为:中国正在为高烈度战争做准备。由于自己的需求,造成了出口量下降。可能表明中国更加关注国内需求。
毕竟我们是要优先满足自己
中国在最近几年国内需求有增长之势,而随着中国进口武器非常有限,解放军所需的完全依赖于国内供应。在目前局面下,国内需求上升,造成企业要优先满足国定的需求,从而引发对出口供应不足,也可以是一个相当合理地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的经验告诉我们,弹药一定要提前备足!
目前中国面临的战争威胁不少,周边环境正在恶化,尤其是台岛问题。如今日本都试图对华挑衅了,日本军费不仅翻倍了,还在采购远程导弹,那么中国必须时刻做好战争的准备!如此解说,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依旧低估了中国军工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我们在中东,有很大的市场
中东国家对中国武器的需求正在明显地上升。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欧美为了抢占中东市场,采取了许多行动,包括:打压竞争对手,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谓“中国武器出口下降”的言论为西方有意编造的消息,完全不是事实。不管如何贬低中国装备,没什么效果了,在西方宣传之下,中东客户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十分关注中国产品。今年阿布扎比举行的国际防务展上,中国参观团为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展出了500多件设备,其中许多都是非常先进的装备,尤其是在无人机方面,可以与美国产品竞争。
中东客户对中国武器充满期待
现在中国军售订单量实际是增加的,连港媒《南华早报》找到的分析人员也承认:许多中东国家对中国武器装备更感兴趣,如果回顾一下,近年以来,有关中东国家采购中国产品的消息不少,比如:阿联酋引进L-15教练机和A300火箭炮,沙特也在跟进,激光炮还有火箭炮单子也不少等。
所谓“中国武器出口的下降”,在全球武器出口中的总体份额从 6.3% 下滑至 5.2%,仅为世界第四大主要武器出口国,或许也是一个不实的说法。真正的原因,西方出口的武器数据更多,造成中国相对减少的趋势。不是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只是中国不想发战争财,不可能只顾赚钱,不考虑出售军火的后果,可能是武器出口增长不快的原因;追求和平是我们的宗旨,基于这一理念,不求赚钱也不算什么错误了!我们更希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器出口大国,不能向美国学习。
瑞典人长期跟踪的是出口趋势,所以难免有问题,数据只能算参考
中国在国际武器市场中占据不小的地位,也在不断扩大我们的市场,或者过于成功了,才招致各种贬低,但是造谣有意义吗?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VQDJDG90515DICI.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