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中方调整防控政策后,德国大批疫苗运往中国,23日,毛宁火速回应

头像
小财

中方不久前公布“新十条”,进一步调整防控政策。阳性感染者不必接受集中隔离,而是可以居家观察治疗,不再查验核酸结果的场所逐渐变多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的工作重心由防控感染逐渐转向医疗救治,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相应的措施转到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就医用药的保障,以及主要检测手段的改变。



在这个背景下,德国大批疫苗运往中国,引起外界的注意。12月23日,有日媒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德国使馆表示德国的疫苗已经运到中国,中国政府有没有计划扩大国际疫苗合作的空间?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德两国已经就为在华常驻德国籍公民接种德方疫苗达成了共识,双方将商定落实有关安排。”



近期,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疑似新冠感染者可在家自测新冠抗原,既方便患者又避免医疗挤兑和院内交叉感染。虽然新冠抗原检测没有核酸检测敏感,但一般新冠感染者发热后2-5天内抗原检测都会是阳性,因此出现症状后用抗原检测,准确度会大大提高。既然新冠抗原接过了核酸检测的“接力棒”,人们自然会非常关注抗原检测市场的运行问题。国家卫健委12月28日发布通知,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配齐配足抗原检测试剂盒,其中具备条件的基层发热门诊在12月20日前完成储备。



虽然目前抗原检测试剂在很多地方一剂难求,而且一些居民发现,感冒、发烧药品也不太好买,但情况逐渐好转。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推动企业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药品合理投放。福州、武汉、常州、合肥等地的市、区政府也向居民免费发放抗疫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缓解了居家感染者的燃眉之急。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面对疫情不要焦虑,“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随着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企业加速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社会心态日趋平和,中国民众最终战胜疫情的信心逐渐增长。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GNQEP00550EJYD.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