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3年时间,对整个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本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世界人民的健康面临挑战的又一个年头,希望在2023年世卫组织能够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近中国国内疫情出现反弹,谭德塞12月21日阴阳怪气地声称,世卫组织对中国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表示关切。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坚持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并坚持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情况。”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有媒体询问,中国入境防疫政策是否调整?毛宁回应表示,“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不断优化便利跨境人员往来的各项安排。”近期中国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引起国内舆论高度关注。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供应链挑战加剧等各种挑战不断涌现,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滑。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措施,有利于推动经济健康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总体稳定。近期,国际市场不断出现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有足够的财政空间提振经济并应对下行压力,同时中国也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政策,防止供应链中断,抵御增长放缓。
面对国内外多重挑战,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保持了恢复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公布最新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多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E2OEQ40550EJYD.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