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近日,乘联会发布2月销量数据。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其中,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0%,环比增长32.8%。
对此,乘联会分析称:“2月零售环比实现7.5%的正增长,这是春节和政策退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符合预期的合理走势。”
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另外,今年7月1日起,被称为最严苛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正式实施。

《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联合车企出台高额补贴政策,高额补贴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正在触发越来越多车企自主加入“降价潮”,其中既包括自主品牌,也包括合资和豪华品牌。
对于3月乘用车市场走势,乘联会预测:“3月有23个工作日,是节后生产消费的黄金期。较去年有更充裕完整的生产销售时间,有利于产销增量。”
自主零售份额为51.1%
具体来看,2月豪华车零售20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8%。去年受芯片供给影响的豪车缺货问题逐步改善,豪华车市场逐渐走强。2月自主品牌零售71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12%。2023年2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1.1%,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1~2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0%,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加了5.4个百分点。
此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2%。其中,2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6%,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7.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7.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了相应促消费政策,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恢复也将加速聚拢人气。前期库存的国六B车型会逐步加速清库,价格松动对车市增量利好。”乘联会指出,“由于近期的碳酸锂等价格下跌,有利于厂商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新款新能源车型,车市关注度也将持续升温。”
大众电动化转型初见成效
今年1月补贴政策切换带来的新能源销量降幅较大,2月新能源车市逐步调整到位。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0%,环比增长32.8%。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1.6%,较2021年2月21.7%的渗透率提升10个百分点。
分品牌来看,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2.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2.6%;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2%。
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2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64%,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7%,份额相对稳定。
“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前期表现优秀的部分车企借势碳酸锂价格下跌主动降价调整,蓄势增长。”乘联会点评称,“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新能源车批发6886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37%的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出口方面,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四季度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2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5万辆,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8%。1~2月乘用车出口48.8万辆,同比增长61%。2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1%。
随着出口运力的提升,2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19.4万辆,同比增长122%,环比增长5%;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28%。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3-11/doc-imyknhwx2693697.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