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1月3日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投资促进局获悉,2022年,经济区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和生态特色食品“两主一特”产业,大力实施以房招商、以地招商、商会招商,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9个,总投资241.23亿元,其中“两主一特”项目投资占68%。
2022年,经济区投资促进局紧紧围绕经济区“两主一特”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对经济区有投资意向且符合经济区产业政策导向的投资项目,以规划为招商项目的前提依据,进行精准化招商,建立了经济区招商引资产业链,并根据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原则,依托现有龙头项目和关键性项目,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小分队外出招商的形式,分赴珠三角、长三角、川渝等地区拜访企业,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展会招商活动,宣传经济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招商期间,经济区以“强省会”为契机,以产业大招商为抓手,制定印发了《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招商引资十条措施》《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试行)》等文件。同时,制定航空偏好型产业“两图两库两池”,明确经济区“两主一特”工业产业链并制定全景图、现状图,根据经济区重点产业招商方向及要素存量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产业招商项目库以及目标库,不断健全经济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体系,提升精准招商和项目全程服务水平。
针对经济区各单位推荐的招商项目,投资促进局主动与各部门联动,在项目洽谈、外出考察等各环节,加强有效互动,合力推进项目落地;对即将签约项目,积极征求各单位意见,提高招商质量,提升招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经过一系列努力,2022年,经济区累计引进产业到位资金160.5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08.62亿元,工业到位资金占比达67.63%,累计引进优强企业40家;项目投产率达85.96%。
经济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炎表示,2023年是经济区标准厂房一、六组团建成投运的第一年,该局将重点围绕标准厂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在上海、深圳谋划两场标房招商专场推介活动,借助贵阳市驻外办资源,邀请一批“两主一特”方向龙头企业、优强企业参会,并到经济区考察交流,力争签约落地一批项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两主一特”项目投资占近七成》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1-04/doc-imxyyenx5873585.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