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宏观研判、市场前瞻、赛道机遇!2023投资热点抢先看

头像
张迅

汇丰晋信第六届价值投资论坛于昨日落下帷幕,每年举办价值投资论坛,体现了汇丰晋信对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的坚持。会上齐聚经济学家、投资大咖、行业专家分享明年宏观研判、市场前瞻以及行业机会,圆桌会议环节更是热议了港股、消费、医药等热门赛道及板块的投资机会。2023年宏观经济怎么走?投资热点会在哪里?市场先机如何把握?以下为本次论坛干货分享,更多精彩回顾可以锁定直播回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Part 1

宏观基本面在短期可能还会有一些扰动和挑战,但在明年春天之后,正面的因素可能会更多一点,恰恰在这个时间点上,应该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市场

2023年海外来看,美国的政策利率在加速赶顶,但利率高企对经济的影响已然形成,预计明年美国衰退的概率不低。反观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可能是为数不多明年经济增长前景会比今年好的市场之一

岁末年初中国经济短期困扰的四重“逆风”:出口减速、冬季疫情防控压力、小企业承压、房地产调控,正受到国内宏观政策的聚焦,迎来正面信号。拖累经济的因素有望减弱,地产销售向未来长期中枢回归,消费有望迎来修复。

二十大明确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明年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加力提效”,我们可以期待明年财政政策的进一步的发力,预计中国制造和重大基建项目将成为政策发力点,货币政策也有望配合。与此同时,随着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明年两会、三中全会的陆续召开,短中长期宏观主线更加清晰,三大重大经济政策时点或提升经济信心。以史为鉴,政策大年或是大行情的起点,对明年市场绝对不能悲观。

Part 2

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有望筑底、宽松维持,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基建地产下行趋势仍有惯性;出口增速面临负增长压力;消费增速有望明显提升。

宽松周期下2023年资产荒将加快凸显,产业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风险溢价有望回归

行业配置方面,盈利高弹性板块稀缺,排序上:业绩边际改善+估值低位 > 业绩企稳+估值低位 > 业绩边际下行。宏观趋势上,明年预计呈现内需强于外需,中下游强于上游,优选内需相关,政策支持的中下游行业

重点看好四大方向 : 

1

新能源行业

布局偏左侧,行业偏成长,行业里仍旧有不少新技术的变化,能够找到不少高弹性的投资机会。其中新能源发电关注海上风电和大型储能;新能源汽车优选供需紧张、利润改善以及新技术的方向。

2

计算机

产业或迎来经营周期大拐点,预计2023年会是计算机板块利润释放大年,当前机构配置和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3

券商

估值历史低位,有望受益市场风险偏好回升、风险溢价回归,将作为价值板块中重点配置的方向。

4

出行链

受益防疫政策优化,供给收缩,需求增加,航空未来1~2年隐含回报率比较高,同时有望受益油价、汇率波动,业绩弹性较大。

Part 3

年内TMT普遍大跌,市场风险溢价处于较高位置。明年初渡过疫情影响后,科技类资产基本面有望向好,当前可能是比较好的布局机会。短期,科技股选股考虑景气度;拉长看,如果符合预期,科技成长股里不仅可以赚到业绩成长的钱,也可以期待估值提升的逻辑发生

1

电子

总体受半导体周期影响,短期业绩增速或继续下行,明年预期比今年好。

消费电子龙头确定性较高,AR、VR是提估值的机会。

半导体:市值占电子行业半壁江山,短期选择景气度好或者能穿越周期的品种,如模拟,同时跟踪景气变化;明年可能会见到半导体周期的低点,行业重新向上,预计会有很多机会;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还会有2-3轮新的周期,有业绩和估值的双击的机会。

2

通信

上半年表现较好,节奏上可能会前高后低;部分细分领域可关注,如新能源跨界的标的。

3

计算机

2022二季度是低点,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还有疫情的影响,之后预期业绩向好;信创、财政贴息等带来新需求;人员增速得到有效控制,有望出业绩。

4

传媒

还有政策压力,投资机会要等经济恢复以及新技术(AR、VR等)出现;恒生科技指数PB较低但核心竞争力保持,港股传媒互联网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Part 4

2023年继续对中国经济抱有信心,但是经济的修复不会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债券的收益率或许会呈现小幅震荡上行的走势,期间依然有一定的交易机会和配置价值

回顾2022年,在全球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加大的宏观环境下,资产的安全性更加可贵。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主要债券指数来说,我国债券指数表现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通胀组合,凸显国内债券资产的配置价值

本轮债市调整或暂告一段落,本轮调整或是市场前期钝化反应的累积。后续市场行为导致的超调幅度无法预测,在流动性平稳的背景下,预计持续时间不会太久。短期影响过后市场重新回到长期逻辑,有望出现交易机会。由于债券投资者结构的特殊性,投资和交易行为更容易出现一致性,从降低组合波动和流动性风险的角度考虑,控制组合久期和持仓集中度十分重要。利率债方面,把握波段机会;信用债方面,等待信用利差进一步修复。

2023年权益资产风口在哪里

朱昂 点拾投资创始人

程彧 汇丰晋信海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吴培文 汇丰晋信价值投资先锋、基金经理

范坤祥 汇丰晋信权益中生代 、基金经理

吴晓雯 汇丰晋信医药高级研究员

朱昂

如何布局港股反弹?

程彧:盈利是港股中长期向上的核心推动力,从中期来看,我们还是要回归盈利,找那些盈利动能强甚至能超预期的公司,与此同时,最好对于利率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预计以下行业中有相对较多符合这些特征的公司:

互联网行业,我们认为互联网行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盈利拐点特征,并且未来几年的盈利增长动能比较强;

医药行业,尤其是其中的创新药和CXO,受益于政策支持、利率下行后投融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疫情影响的减弱,长期盈利前景变得更为清晰;

新能源,新能源具有清晰的长期增长前景,在经历了调整后赢利与估值的匹配度较好,未来企业的ROE是提供我们投资回报的核心来源。

朱昂

规则化与流程化的管理方式更多地是在自下而上地寻找标的,请问您是否会有自上而下的配置思考?

吴培文:投资是经济的映射。我们的经济运行具有顶层设计,存在清晰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思路。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中,增加对时代特征的理解,及时顺应时代的变化,完善自上而下资产配置视野,是很重要的。当前我们从自上而下的角度,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条是“大众消费”,另一条是“自立自强”其中典型的代表是“信创”。“信创”既是为了保障各行各业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安全;也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培育新型的数字产业。一般来说,处在时代主线上的公司,容易获得好的经营条件;投资者也很难忽视他们的积极变化;投资上的胜率相对更高。

朱昂

如何看待医药行业明年的整体发展路径?

吴晓雯: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医药有望迎来新的机遇。从长期角度讲,医药行业仍处于成长期,仍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从中期角度讲,之前压制医药板块基本面的几大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边际改善。一方面,传统医药受疫情和集采影响较大,目前这两个因素在发生较为明显的边际好转,不仅会带动传统医药板块重回稳健增长,还将带来估值的修复,即业绩和估值双升,实现戴维斯双击。另一方面,创新医药开始进入兑现期,创新主线开始发力。从估值角度讲,目前医药板块的处于历史低位。此外,未来随着美国加息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收紧有望结束,其对A股估值的影响也将消除。综上,我们认为,无论从长期还是中期,从基本面还是从估值角度讲,医药板块都已具备了开启新一轮行情的条件

朱昂

布局经济复苏,消费该怎么买?

范坤祥: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压力和消费疲软的悲观预期已经包含在了股价表现之中,当前消费板块龙头企业已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疫后投资要更加重视时机选择,重视估值保护,关注新变化、新需求,落脚到细分行业上看:

食品饮料:随着需求修复,成本压力缓解,行业盈利能力将有改善。关注白酒、啤酒、餐饮供应链、速冻、调味品等行业。

出行链:有望充分受益于消费场景及线下客流的恢复,迎来业绩修复,关注航空、免税以及酒店、文旅。

农业投资:投资主线仍在于养殖产业链和种植产业链。养殖产业链的景气度已经持续回升,并且逐步向养殖后周期扩散,饲料和动保等后周期业绩或将同样出现拐点。种植产业链未来的大发展,则依赖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落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2-12-09/doc-imxwazxn8445581.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