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核心观点】
第一笔账,2023年财政能收多少钱?预计2023年综合财政收入可能会小幅下滑1000亿元左右。第二笔账,2023年财政要花多少钱?在今年不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情况下,为实现5%的增长目标,综合财政支出规模需要增长4.7%,即较2022年增加1.7万亿元。第三笔账,2023年财政得借多少钱?在基建增速6%的情况下,我们预计财政赤字率或为3%、新增专项债或为3.8万亿元,此外还需要至少新增40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最后,在发力节奏方面,在经济开门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起到平衡作用的财政政策可能在上半年不会完全发力,到年中前后根据经济内生复苏状况再相机抉择。风险提示:文中测算依赖部分假设,可能会导致测算结果存在误差,仅供参考;房地产、出口、消费等可能会影响对基建投资的诉求,进而影响财政加杠杆的规模。

【正文】
财政问题,关键是算三笔账——“财政能收多少钱?”,“财政要花多少钱?”,“财政得借多少钱?”。
第一笔账,2023年财政能收多少钱?由于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能会在税收收入增长的带动下增加1.1万亿元左右,而土地财政则可能还会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1.2万亿元左右,因此预计2023年综合财政收入可能会小幅下滑1000亿元左右。

第二笔账,2023年财政要花多少钱?要实现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大致需要6%左右的基建投资增速。由此可得,在今年不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情况下,为实现5%的增长目标,综合财政支出规模需要增长4.7%,即较2022年增加1.7万亿元。

第三笔账,2023年财政得借多少钱?在基建增速6%的情况下,我们预计财政赤字率或为3%、新增专项债或为3.8万亿元,此外还需要至少新增40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高度灵活,也适合在今年相机抉择使用。如果经济表现不及预期,需要更高的基建增速来实现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届时可能投放更多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反之,如果其他分项表现超预期,投放力度也有可能放缓。
最后,在发力节奏方面,在经济开门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起到平衡作用的财政政策可能在上半年不会完全发力,到年中前后根据经济内生复苏状况再相机抉择。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财政政策展望—算算今年的财政空间》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宋雪涛 SAC编号 S1110517090003
张伟 SAC编号 S1110522080003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3-02-23/doc-imyhruta8542563.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