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投资风向标|2023新开年,股债资产有哪些看点?

头像
张财神

2022年,经历了年初的俄乌战争、疫情冲击、债市风波、二十大顺利召开、防疫政策转变等一系列预期中与预期外事件。国内的宏观经济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资本市场在3年牛市后迎来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目前从基本面来看,12月官方PMI数据显示当前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仍然较大。12月制造业PMI进一步下行到47.0%,达到年内最低点,低于预期48%。其5项成分指数除原材料库存外均出现回落;非制造业PMI为41.6%,环比下滑5.1个点,主要受疫情冲击较为直接的服务业拖累。从国内疫情来看,预计基本面偏弱的状态短期内仍将持续

政策方面,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宏观政策定调,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三稳目标,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定调“精准有力”,预计将更加注重结构性。财政方面,提及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预计今年财政赤字规模将有所扩张,但准财政工具的强度或不及2022年。

海外市场来看,美联储去年12月会议纪要虽然表态较为强硬,但整体措辞并无新意,因此市场反应也较为平淡。美国2022年12月CPI数据将于本周四(1月12日)晚间公布,有观点认为这一重要数据或为美联储2023年的第一次加息多少基点定调。但中期来看,随着美国经济和通胀进一步回落,长端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A股市场的风险在2022年得到了充分的释。从主要宽基指数来看,沪深300当前估值11X,处于近10年26%分位;中证500当前估值22X,处于近10年19%分位;创业板指当前估值38X,处于近10年8%分位。风险溢价(沪深300收益与10年国债收益对比)处于近10年来较高水平,从配置角度看性价比非常高

风格来看,目前很多城市的感染高峰可能已经过去,例如,从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来看,2022年12月25日以后开始明显回升。考虑感染人数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上升到峰值回落,参考海外经验可能历时1-2个季度,该阶段货币政策或重新加码宽松,利率下行,成长风格可能重新占优

12月全月来看,资金面维持平衡宽松状态,尽管年末资金利率有所上升,但全月资金利率中枢为下移。12月利率债收益率长端多为震荡下行,短端先上后下,全月仍为下行,一方面,疫情冲击使市场增加对“弱现实”的定价,另一方面,12月的资金面较11月趋于宽松。12月信用债收益率先上后下,信用利差全月多为走阔,目前市场已经企稳

向后展望,短期内疫情的冲击或仍将延续,尽管短期“弱现实”无法证伪未来经济修复的“强预期”,但债市的定价或将继续受到“弱现实”的牵引。叠加近期宏观政策受疫情和春节假期因素影响面临较大推行难度,债市总体面临的收益率上行风险有限。从资产配置角度,预计信用债仍是组合配置重点,在当前资金面维持宽松,信用利差保护增厚的背景下,着重关注中短期城投债的投资机会。

12月以来,经济仍处于较低迷水平,但未来随着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的逐步恢复,将逐步走出低谷,尤其在2023年二季度,叠加2022年低基数,预计可能会有较显著改善

权益方面,建议整体配置在维持均衡的基础上,适度加配经济复苏方向的标的,例如与经济相关性较高的TO C端可选消费、汽车及零部件等,经济面叠加产业面供给出清的芯片设计等也或将有困境反转估值修复的机会。与此同时,随着货币信用端的释放,银行保险等强经济相关性的品种也可能有阶段性配置机会。但同时也要防范流动性向消费需求的转化中带来的通胀风险。

固收方面,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建议久期适度保守;信用方面,在信用利差趋于合理的条件下,仍然以中高等级债券为主要配置种类

财通资管在这里等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3-01-12/doc-imxzxhuk2226339.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