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中国和伊朗正式签署了一项25年的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中国将会对伊朗的电信、基建等数十个领域进行投资,总金额预估会达到4000亿美元。
中伊的合作,不仅引来了美媒的威胁,还招来了以色列的警告。
中以自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一直比较友好,2017年,中国和以色列还正式建立了“创新全面伙伴关系”。
但为什么以色列会突然对中国恶言相向?中伊的合作为什么让以色列感到如此大的压力和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以合作,共同发展
中东局势向来都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中国能够一直秉承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和文化背景、地缘政治利益完全不同的中东国家都开展互利合作。
以色列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东国家,也是最后一个和中国建交的中东国家。
因为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阿以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和以色列的建交过程漫长而曲折。
但是在建交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中以在经贸、农业方面都进行了合作,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2011年以后,两国关系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合作有了新的突破。
中以之间的贸易额,建交之初仅有5000万美元,到2017年已经将近120亿美元。中国已经是以色列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并不算太大,但是在高精尖科技发展上,已经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因此,在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之后,中以两国合作的主轴也由经贸转向科技创新。
中国和以色列的合作发展迅速,也是因为两国需求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
中东剧变以来,以色列开始转向“向东看”的政策,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巨大市场,对以色列吸引越来越大。
而此时的中国也加快了向西开放的步伐。“一带一路”建设交汇于大中东地区,以色列正好处于战略支点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外交和战略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以色列不需要像美国一样担心技术共享所带来的国家战略竞争风险。
中国广阔的市场和极强的市场转化能力力,也可以让以色列技术快速落地生根。
再加上两国在战略层面也不具备竞争性,两国之间也能够深度开展战略合作的“正合关系”。
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用“天作之合”来形容两国之间的关系。
虽然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同样始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中以关系,具有挑战
中国和以色列关系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就是美以之间的特殊关系。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非伊斯兰教国家,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安全一直是其最关切的问题。
因此,以色列十分重视外部的战略安全保障。
在军事和战略层面,以色列和美国的结盟关系十分重要。在以色列看来,一旦和敌国发生冲突,美国是唯一能够向以色列提供“霸权庇护”的域外国家。
而且,在美国国内,还有大约630万的犹太人,这数量已经超过了以色列国内犹太人的数量。
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不仅规模大,而且社会地位高,游说能力也十分强大,他们一直为以色列提供着强大的政治和财力支持。
所以,以色列也以始终保持着这种亲密而牢固的族群纽带。
虽然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以色列的经济繁荣,还能够改善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
但是,中以之间的经济关系在优先级上,还是低于美以之间的军事和战略关系。
一旦中以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以色列对美的依赖关系产生矛盾,以色列很有可能选择牺牲中以关系,维护美以关系。
1996年,中国和以色列航空公司签订合同,购买其“费尔康”机载预警系统。
结果以色列在美国的压力下,单方面取消了合同。一直到2002年才达成退款和赔偿协议。
2005年,中国购买以色列“哈比”无人制造机,美国再次阻碍,以色列再次单方面毁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中国公司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美国要求以色列成立外资投资审查委员会,加强对中国的投资审查。
以色列起初还是抵抗的,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抗住压力,在2019年成立了外资投资审查委员会。
虽然这些干扰都不至于伤及中以关系的基础,但是也能看出,中以关系始终在受到美国的干扰。
其次,以色列对西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认同,而与中华文化有一些差异,这也会加大中以双方在合作时的协调成本,从而影响双边关系的发展。
另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往往会让以色列感觉到不快。
而这次伊朗和中国合作协议,之所以让以色列压力如此之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色列十分不愿意看到中国支持伊朗。
因为,在中东国家中,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最为复杂,矛盾也最为尖锐。
三、以伊矛盾,难以消解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的巴列维王朝和以色列还能进行合作。
但是伊斯兰革命不仅反抗君主制,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也反对美国和其在中东的代理人。
否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已经成了伊朗树立中东秩序革命形象的重要抓手。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一直坚持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哈梅内伊甚至说过,阻止以色列犯罪的唯一办法就是消灭犹太复国主义政权。
除了意识形态的矛盾以外,伊朗和以色列在战略发展方面也是水火不容。
伊朗一直在谋求恢复其大国地位,成为中东霸主。
对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以色列来说,伊朗的发展目标直接威胁到了他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安全,以色列自然不能容忍伊朗变得强大。
所以在叙利亚危机中,伊朗大力支持巴沙尔政权并在叙利扩大军事存在。
而以色列为了隔断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的地理纽带,打破包围,就必须推翻巴沙尔政权。
因此,以色列频频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导致国际社会一度担忧两国将要爆发全面战争。
伊朗为了不受美国牵制,决定大力提升核能力,这再一次和以色列所追求的“绝对安全”的军事战略尖锐对立了起来。
因此以色列通过各种手段阻扰伊朗的核计划,甚至不惜使用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破坏伊朗核生产、唆使伊朗国内反对派曝光伊核细节等等手段。
在可见的未来,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只会持续升温。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以色列为什么会不愿意看到中伊合作了。
对伊朗来说,和中国的合作是挽救其经济衰退的重要途径。
在美国的制裁下,伊朗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创伤,失去了将近80%的石油收入,再加上突然起来的疫情更让国内经济雪上加霜。
外汇严重短缺、贸易出口下降、政府开支激增,伊朗的经济和民生一度陷入比两伊战争时还困难的境地。
而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能满足伊朗的需求,尤其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更让伊朗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和伊朗的合作,对中国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正在崛起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很大,而伊朗则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从权威机构的数据可以得知,中国在2021年平均每天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就达到了59万桶。
所以,作为此次中国投资的交换,中国将得到来自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
可以说,中伊达成长远合作协议,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又有利于伊朗的振兴。
对于美国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强大还是伊朗的发展,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当美国看到中伊签署协议后,美媒就跳出来威胁中国,声称在伊朗受到制裁的阶段,中国也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有与伊朗的矛盾在前,美国表态在后,以色列也开始警告中国。
以色列前国家安委会主席奈格尔和“保卫民主国家基金会”执行长杜博维茨都表示,如果中国不撤销决定,以色列也会效仿美国。
但是作为以色列如今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
以色列如果真的效仿美国,只会让自己国家的利益也受到损害,相信以色列政府还是能够做出最恰当的选择的。
编辑:浮生
责编:劳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c.m.163.com/news/a/HPUEG34O0543IBKH.html?spss=backflow-index-hotlis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