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内最近话题度很高的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但你知道吗,其实这项延迟退休的政策,邻国日本其实早在2004年就实行了。
如今,我们不妨来“照照镜子”,看看这项延迟退休政策推行后,其效果究竟如何?日本政府的养老压力有改善吗?老年人的就业问题有得到缓解吗?
带着这几个问题,以及对国内改善老龄化的美好期望,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篇文章:
延迟退休后的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日本要延迟退休?
其实,说到延迟退休这件事情,它不仅仅是一国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延迟退休”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福利国家,像英法美等率先发展起来的发达主义国家,对老年人口的赡养问题上,就已经出现了“福利困境。”
这些国家出现的原因,在于战争。例如美国,受二战和越南战争的影响,死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年轻人死了,但是养老金还没交。年轻一辈的钱没交上,自然老一辈的钱就会出现亏空。在这种情况下,1983年到1989年间美国社保基金缺口将达到1500亿至2000亿美元。
发达国家因为战争导致的养老金出现亏空,那么日本又是因为什么问题,导致自身的养老金也出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呢?
答案是低生育率和老龄化严重的双层叠加。
先说老龄化严重的原因。
早在1937年的时候,日本政府为了扩张战争,急需大量人口作为充足的战争预备军。
为了让大家多多生产,日本政府又是怎么做的呢?答案是制定法令。
没错,就是这么变态。日本政府当时出台了政策,规定每家每户必须要生5个孩子,不然就是违法犯罪,要抓起来。
在这种政策之下,没人敢不生,于是每家每户都拼命生孩子。就这样,实现了日本最后一波的“婴儿潮”。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人口在战争期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得不说这也算一个奇迹吧。
在这波“婴儿潮”中出生的日本人,为战后日本的重建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可以说,日本在战后能够迅速崛起,并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发达主义国家,其中,这波人做的贡献最大。
但是人总是会有老的时候,几十年过去了,当初那波婴儿潮中的日本人,如今的平均年龄,也都已经过了60岁。
你说,这突然一下子几千万人都老了,丧失了劳动力,这养老负担日本不重谁重啊。
日本青年从原先缴纳的养老金,只需要10个人共同赡养一个老人;到现在的4个人赡养一个老人。养老压力顿时剧增。抛去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更让日本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日本社会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结婚生子了。
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居住面积和就业压力本来就已经被压缩的非常激烈了,一延迟退休,年轻人更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很多日本年轻人眼见升职无望,买房也变得遥遥无期,顿时决定:摆烂了,我不生了。
新鲜的劳动力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老龄人口又变得越来越多,无奈之下,日本政府只好推出政策,宣布延缓退休。让老龄人口继续在他们的岗位上发挥余热,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缓日本政府的养老资金空缺的问题。
推迟退休年龄后,日本政府又迎来了哪些新问题?
虽然政府出台,明面上以法律条文的方式规定了退休年龄的推迟。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那么乐观的,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也增加了老年劳动力的生存困境。
首先就是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延迟退休之后。日本的养老问题有得到缓解吗?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下图是日本老年雇佣劳动率,在不同年限中的占比:
在这张图中也能够看出来,虽然推迟退休的法案已经推行了,但是实际就业情况还比不上上个世纪。从现实来看,企业最终是个盈利机构,而不是个慈善机构。日本政府想要靠着企业来缓解养老压力,从现实角度来看是行不通的。
一方面是上了年纪,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受到局限的老年人;一方面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换谁来选也都会选择后一个。
老年人的就业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那么有日本政府有出台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工作权利吗?
这个是有的,在日本有一个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叫做““银色人力资源中心”。银色,就专指老年人的银发。
虽然政策法令已经颁布,配套的相应政策也不断地健全起来,但日本老年人地生存困境并没有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
延迟退休后的第二个困境,就是人老了,但是还没到法定退休年龄,然后工作也没了。
在日本,就业竞争压力是很激烈的。虽然很多国有和大型的私人企业,并不会以年龄为由辞退老年职工人员。
但是却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令他们自己自行选择放弃现在的岗位,从而让步给更年轻的职员。失业下岗的老年人,都已经年过六十岁左右了。这个时候,你再让他们去公司上班找个活儿干,其难度不亚于男足冲出亚洲夺冠。没办法,只能自己再出去找份活儿干,或者就是去一些中介机构找活儿。
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措施,规定企业不得在招聘的时候,设定年龄限制;如果要辞退高龄员工的时候,必须要安排后续的再就业问题。
但是后续如何实行的,就得看这个企业有没有良心了。遇到好的企业,能给老年人妥善安排好后续的再就业问题;遇到不好的,直接开除了事。
在日本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后,老年人面临的第3个困境,就是生存压力的变大。
延迟退休年龄之后,老年人还得面临着再就业的困境,以及养家糊口的窘迫生活。
在日本,有很多没有工作的老年人,他们或许是下岗员工,或许是退休老人,但是因为失去工作后没有经济来源,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也还不上每月的房贷。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够选择抵押房产,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这件事并不是危言耸听,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日本有70%左右的流浪汉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件事情在重视孝道的中国社会来看可能非常的魔幻,但是在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日本社会来看,很多青年人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赡养老人,甚至有些年轻人还会走上啃老的道路。
没办法,一些日本的老年人就会选择,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照顾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女。
可能在我国,养老这个问题出于道德方面,谁家孩子要是不孝顺赡养父母了,大家都会谴责他。
但是在日本就不是这样的,因为日本的啃老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甚至更离谱的是,一些人从三十多岁就开始啃老,一直到了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还在啃八十多岁父母的老。
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就业环境严峻,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一些老年人也占据着工作岗位,不愿意放手。
再加上日本的结婚和生育成本很高,也让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只和父母呆在一起,靠着年迈父母的收入生活。
这种情况,当父母的也不能狠心把孩子赶出家门,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在家啃老,这已经变成了日本的新的潮流趋势。不得已,只能父母出门找工作。
而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造成老年人中老生存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政府希望通过推行延缓退休政策,从而减少国家养老负担;但是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并不想接过这块烫手的山芋。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家永远考虑的都是利益的最大化。资本家会优先考虑更加年轻、更有潜力的年轻工作者。
只能说如果要彻底解决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以及减轻国家的养老负担。
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经济得到发展,劳动岗位才会大大增加。也只有这样,年轻人才有更多的晋升空间,老年人也不必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继续卖命工作。
经济应该在稳中求新的过程中保持螺旋形的发展,而不是在经济大环境低迷的过程,挤压生存空间来缓解国家财政上的负担。这样做既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不会让老百姓的民生得到更好的改善 。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TI3AUGK0532J0BF.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