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度轰轰烈烈的制造业转型,现在可能已经快要跟不上供应链转移了。
特斯拉要在墨西哥建厂的消息,早已经不是空穴来风,根据晚点的报道,特斯拉墨西哥新莱昂州工厂的最新计划建成投产时间为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已经将新的时间表同步给零部件供应商。
而此次特斯拉前往墨西哥建厂,带走的还有一批留在国内的供应商。
根据特斯拉的一位供应商称,对已圈定的合作伙伴,特斯拉在墨西哥的采购定价较其在国内订单要高18%-20%,根据测算,同一个零部件在墨西哥的生产成本比国内高约15%,除去增加的生产成本,那么国内供应商去墨西哥建厂大约还能提高3-5个点的毛利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制造业外流,成为了一个几乎不可阻挡的趋势。
特斯拉在墨西哥的工厂年产能最终将达到200万辆,是目前全球设计最大的汽车工厂,墨西哥的《改革报》称该工厂投资额高达100亿美元,计划雇佣7000名工人,占地面积则为2.5万亩。
在这之前,上海工厂一直都是特斯拉最高效的工厂,它生产最多且最便宜的特斯拉汽车,上海工厂去年一共生产了71万辆汽车,占特斯拉全球产量的54%,马斯克将上海工厂的成功归结于上海的帮助、国内勤奋且便宜的用工成本以及本地化的供应链。
如今特斯拉为规避美国税收策略,前往墨西哥建厂,据悉还将带走20多家国内的特斯拉供应商。
墨西哥现如今是全球第4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国和第6大汽车生产国,通用、日产、大众、福特等车型在墨西哥均有生产基地,墨西哥目前还是美国最大的零部件出口国,占进口比例超过30%。
过去我们一度是“世界工厂”,拥有最完善的供应链,以及足够便宜的人工成本;但现在,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美国目前提倡的“友岸外包”策略,都让国内制造业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除开特斯拉之外,国内的车企也纷纷去海外建厂,比亚迪、上汽、哪吒、长安、长城、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也在海外建厂,有的已经在海外建厂,有的正在筹备海外建厂,这些车企在海外的规划产能,也已经超过了170万辆。
制造业外流,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几年前,就有制造业外流的新闻出来,但眼下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制造业外流叠加的是国内的就业难题,以及消费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失衡。
如果这个时候,制造业外流的趋势继续蔓延下去,那么无疑会对国内的经济增长和消费恢复,造成更为负面的打击。
过去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一大批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由于没有学历和技能,只能进厂打工,这些人在过去很大程度上占据着主流的就业人群。
而在今天,随着外卖、网约车等行业的崛起,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进厂,而由于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落后,国内工厂在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上的优势也不再如过去那般明显,于是选择出海的工厂越来越多。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成为蓝领,是因为进厂的薪资和收入,本质上依然偏低,加之工厂的工作环境并不友好,因此工厂的招工难和这几年的就业难,正在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而这也无异是国内就业市场的囚徒困境。
一方面国内的经济结构正需要产业的补足,但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不再,制造业外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又冲击了国内的就业困难。
两种因素叠加之下,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保守”。
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但企业的利润却没有得到与匹配的增长速度。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08-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劳动者报酬增速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达到了11.4%,自2001年至今,国内制造业工人的时薪年均增长高达12%。
哪怕是和墨西哥比,我们的制造业工人时薪差距也在越来越小,墨西哥制造业工人的时薪约为4.8美元,仅略高于国内的4.5美元。
当然,从更为广泛的地区来看,国内许多制造业的工人时薪远远没有4.5美元,也就是人民币三十多元。
但即便如此,在越南、墨西哥和东南亚等地,当地的税收策略叠加工人成本相比,也比国内要更便宜。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是眼下我们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制造业转型,必须要与之匹配的相关技术升级,但眼下外围面临着各种出口的管制,从芯片到光刻机,我们全面被卡脖子,企业产品利润提升有限,而东南亚的制造业正在不断崛起,两种因素比较之下,制造业外流就成为了难以阻挡的趋势。
眼下,我们正在经历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的下降,服务业也开始朝着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去发展,而这些都是国际上的经验。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大概按照标准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过了一个工业化高峰期,然后它又没有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在历史上还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但今天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最终能不能真正按照标准的市场化资源去配置?
从最开始的美国,到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到我们,制造业一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不断外流、从一个地区,迁往另一个相对便宜的地区。
制造业的外流从国际经验来看是一种几乎难以阻挡的趋势,但今天的问题在于,我们准备好应对制造业外流所带来的冲击了吗?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94JEJUP0544B7NM.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