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人口政策到底为什么在一代人之间就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从计划生育到放开二胎,三胎,到鼓励多生孩子。人口在什么情况下是负担,什么情况下是资源?未来的我们会和现在的日本一样,出现少子化的危机吗?
读懂了人口,你就读懂了经济最重要的变量,这也蕴含着巨大的财富机会。听我慢慢给你捋一捋。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之前人口是个负担呢?远到欧洲,近到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新加坡。当时所有的国家政策都是控制人口。其中日本也推行了一个名叫两个孩子刚刚好的政策口号。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年也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可见人口是负担这个观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种普遍的共识。其主要的理论根基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大概意思就是说人多了粮食不够吃,不够吃就要打仗。所以你干脆别生那么多人。
但这个理论在上世纪70年代农业现代化技术后破产了。基因技术加化工肥料,让人类种出了让所有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食物,这时候人口就不再是负担了。人口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人类经济行为的本质说起,其核心变量就是交易频率。伴随着70年代人类农业现代化的完成,还产生了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信用货币。 70年代之前,人类的货币是对标黄金的。从货币到商品服务都相对稀缺,但信用货币出现以后,人类再也不用受制于货币供应量。财富的多少也不取决于你有多少黄金白银,而是取决于人们彼此交换产品和服务的频率。集中就表现为货币流速。
你想,在今天你去炫耀你有几根金条,这是多么傻的行为啊?咱要炫富,咱就唠点高科技。你说我做了个短视频平台,六亿用户天天在我这儿彼此交流互动买东西,我回头上市估值几千亿。咱这才叫信用货币体系下的财富。搞出这么一个平台,财富当然要比存一大堆金条大得多呀!其本质就在于我提高了交易频率,提高了货币流速。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经济就是经济体内的交易的总和,而经济的冷热就是经济体内交易的频率,也就是货币流动的速度。所以人口越多,交易频率就越频繁,货币流速越快,财富就越高。这时候人们的观念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了。人口从浪费粮食的危机之源变成了经济繁荣的源头活水。只是这个观念的转变,历经了一代人的时间。等到日本,韩国和我们发现人口不够用的时候,总和生育率已经跌破了代际更迭所需要的必要数字,产生了老龄化的问题。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OO3P4SB0553GD76.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