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薛瑾
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结构优化,债券投资维持高位,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稳健扩容……今年以来,保险资金资产配置路径进一步丰富,投资版图进一步呈现“多点开花”格局。
2022年,保险资金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长期性”活水,也通过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融资,继续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展望2023年,险资机构看好经济复苏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核心资产仍将是险资的“心头好”。
积极推进险资入市
依托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投资渠道广泛等特色,保险资金日益成为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5万亿元,同比增长8.67%。
随着险资规模的壮大,险资的投资品种也在政策呵护下逐渐丰富,资产配置路径不断拓宽。
今年以来,《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等多份新规相继落地,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关新规拓宽了险资投资渠道,有助于提高险资投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简称“规则Ⅱ”)实施的第一个年头。“规则Ⅱ提高了监管指标的风险敏感性和有效性,在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则Ⅱ对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等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近期,银保监会明确,将有序推进优化保险资金运用。具体举措包括支持保险资金随着行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等。
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加速通过多元化投资工具,对接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进一步助力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业内人士指出,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实体经济。例如,通过银行存款,特别是长期协议存款,转化为银行贷款,对实体经济提供间接融资;通过购买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提供直接融资;通过股权投资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等保险资管产品形式,对实体经济提供项目融资等。
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促进了保险资金与优质重点项目的良性互动。
目前,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节能环保、区域协同发展等领域,一批颇具特色的产品线从保险资金中脱颖而出。
“通过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我们正在加大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及重点区域建设相关产品的开发。”新华资产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还重点布局了“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引导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

责任编辑:张文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12-30/doc-imxykzct252696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