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0

12月16日银行早报:央行超额续做“麻辣粉”,摊余成本法重出江湖,理财子称为应对债市波动

头像
张迅
  今日关注:

央行超额平价续作MLF LPR调降概率加大

  1、公司动态

  花旗将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 调整不涉及企业机构客户业务

  12月15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这也是花旗集团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重组的又一后续。

  “在过去数月中,我们仔细评估了多种方案的可能性,最终确定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寻求个人银行业务单独出售的可能性。”花旗中国表示。

  2、行业动态

  多家中小银行IPO排队候场,股权等问题成“绊脚石”?

  又一家中小银行拟赴港IPO。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上市申请不断,但只有年初兰州银行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A股第42家上市银行,也是第17家上市城商行。中小银行上市之路放缓,股权、经营问题或成为“绊脚石”。

  分析师表示,通过谋求上市,中小银行将加快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经营水平。同时,登陆资本市场,可以拓展融资渠道,从而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间利差达2.27%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银行有“两难”

  临近年末,不少手中攒下一笔资金的购房者,希望减轻房贷月供压力,“提前还贷”又被提上日程。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的问题之一,是当前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增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较大。

  专家建议,应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

  摊余成本法重出江湖 理财子公司称为应对债市波动

  有银行理财子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并于当日率先推出相关产品,以应对近期的赎回压力。

  具体来看,该只产品封闭期限为396天,业绩比较基准为4.2%(年化),起购金额为1元。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债市波动剧烈,银行理财产品赎回压力较大,推出符合监管条件的摊余成本法产品或只是理财公司短期应对方式之一。长期来看,理财公司应当持续提升产品风险控制能力和投研能力,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动,以获得投资者信任。

  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扩围 多家银行优化账户服务

  自12月12日起,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陆续扩围。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扩围,同时全国多地开始启动相关业务试点扩容或者落地。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表示,从市场布局上来看有利于增强本外币银行结算业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更多试点机构和地区被纳入也能够综合考虑各地区客户结构和业务需求的差异,满足更多客户尤其是进出口企业的结算需求。

  3、监管政策

  央行超额平价续作MLF LPR调降概率加大

  12月15日,央行实施了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超额续作MLF。

  央行当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2月15日央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均与此前持平。

  此前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仍低,银行流动性充裕,所以判断央行会等量续作MLF。对于此次超预期的央行超额续作,市场人士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和稳定近期债券市场波动的意图。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22-12-16/doc-imxwvmsx2247504.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