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显然,现在是民间思想最为混乱的时候。
三年来防疫政策;
三年来房地产政策;
两年来经济政策;
都集中在最近一个月出现陡然的转折;
甚至就连一直以来被打击的网游,都开始被鼓励和放开了。
这种转折让很多人都懵了,看不透,看不清,不知道政策到底想干什么!
而这种懵,这种看不清,到最后都会化为情绪。但是,其实一周前,已经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了。
这就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下一步可以预见的是,一切将为经济增长让路。
不管是楼市政策大转折,还是互联网政策大转折——
你会发现这些基本都是在寻求高质量经济转型时;在放弃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时;也就是在求质不求量阶段,所出台的政策。
而此时,国内国外经济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全球疫情叠加经济大衰退,导致国内外需求同步消退。这对国内造成了两大影响:
1、出口增速,30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社零增速由正专负
这是出口和国内消费的最真实现实。
所以,再次回归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核心目标,已经是重中之重。
2
但是,目前来看,经济恢复增长面临着三大不确定性:
第一,中国经济重启会不会一波三折?
第二,房地产在政策扶持下的复苏程度?
第三,2023年美国经济会不会大衰退?
这三大不确定性,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最好的结果:
中国经济加速重启;
房地产迅速恢复;
美国经济避免衰退;
一种是最不好的结果:
中国经济继续延缓重启;
房地产依然持续低迷;
美国如期陷入衰退。
最好的结果,会带来的形势是:基本面改善;可持续性盈利增长,增量再次回归。
最差的结果,会带来的形势是:社会继续深陷存量之间的零和游戏;而非做大蛋糕之后的共同分享。
3
将这三种不确定性进行下沉观察,我们能看到什么?
这一段时间,出国抢订单的新闻甚喧尘上。
并由此,重新诞生出南北差异:
甚至有人就此总结为:北方重政治,南方重经济,中原种地。
但其实,当翻查新闻之后,我们发现,其实从7月开始,出国抢订单就已经开始了;这一次的火爆,只不过是凑巧碰上了全面解封而已。
这背后的实际情况则是,广东、浙江、江苏三个沿海省份的外贸依存度分别高达67%、63%、46%。
在这些省份中的部分城市,如金华、东莞、苏州,2021年外贸依存度均超过100%。
但是从7月开始的出口迅速下滑,已经让很多城市经济陷入到严重影响。
比如说东莞、佛山;这两年增加了很多顶豪级别网约车,而车主大多数都是小企业主,因为疫情影响,工厂停工,员工遣散,老板自己开起了网约车。
所谓抢订单,包机出访,背后却是外贸的继续下滑和萎靡,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全球经济衰退之下的消费停滞,将严重制约国内出口。这是其一。
3
接下来的另一组经济数据,是国民储蓄。
中国人民银行定期披露的数据则显示,2020 年底,国内各金融机构共有住户定期存款约 60.3 万亿元,活期存款约 33.13 万亿元,前者是后者的 1.82 倍。
而截止到今年9月底,国内定、活期存款余额分别是 79.99 万亿元和 36.59 万亿元前者已经两倍。
这个增幅,2005年以来所未有。居民的储蓄意愿,甚至超过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11个百分点。
而这种极强的储蓄意愿,则直接影响的是消费:
除了汽车,另一个受影响的就是房地产。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有两个龙头,一个是外部龙头,就是出口;
另一个是国内的消费龙头,房地产。
这两个龙头的最大特征是,牵涉了上下游超多的产业链,是经济树干。
但是问题在于,很多人说,现在大家不消费,是因为没钱了。
是真的没钱了么?
还是,只是你没钱了?
这些史无前例的巨额家庭存款,都是谁存的?
之所以存了80万亿定期,不是没钱了,是对经济的预期偏向悲观,大家都开始谨慎防守了。
说白了,就是大家觉得可能将来钱没有现在好挣了,所以就不敢超前消费。
钱存定期,是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会动,要给未来留个依靠。
所以,不是钱没了,是挣钱的预期没了。
这就是矛盾所在,经济恢复需要民间消费;但民间偏偏对经济没信心,不想消费。
这时候,政策的引导,比什么都重要。
过几天的中央财经会议之所以重要,除了明确2023年的经济宏观政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眼下的基层树立细心,指明方向。
5
但是很诡异的一点是,我们都知道2023年,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恢复,责任很重。
可是,前几天已经开过的会议,却一个字都没有提房地产,这是近十年来的唯一一次。
很显然,不提房地产,这绝对不是忘了。
只可能是,政策转向正在酝酿之中:
1、恢复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2、全球衰退、出口萎靡,国内消费再次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
作为最重要的消费产业链的房地产产业链,将再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
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
这就是你是在深陷情绪,还是尊重理性和常识的最大区别。
我们说过很多次,高质量转型很对,但是需要20年时间做的事,而眼下要解决的是增长停滞,和快速重启经济。
如果经济重启都费劲,还谈什么高质量,谈什么转型?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新团队的执政理念对于楼市在做改变,这也是最近楼市政策大转折,甚至是和前有政策相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楼市将迎来新周期,新使命。
为此,我找了一份巨厉害的数据,从2009年开始,全国28个最重要城市的楼市收益率全部包含在内。
有了这份数据,对28个核心城市的涨跌逻辑,将一目了然;你对中国楼市的涨跌周期,将一目了然。
本文转自 网易新闻,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OF6PJFJ0548PFI8.html#f=post1603_tab_news,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