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挖掘(Process Mining)已成为全球性的风口热点。
根据Gartner的报告,2022 年,全球 IT 支出仍将呈现增长态势。
包括流程挖掘在内的与“分析”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企业优先的投入方向。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近年来受到了很多关注,许多组织设法使用 RPA 快速取得成功,然而,很多RPA 项目失败是因为期望过高以及在尝试自动化之前对工作流程的分析不力。
RPA 绝对可以从流程挖掘中受益,这种协同作用解释了为什么 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供应商开始添加流程挖掘功能(Process Mining),自主开发或通过与流程挖掘供应商合作集成流程挖掘能力。

威尔教授(Wil van der Aalst)被称为流程挖掘之父,他出版的研究类书籍共计22本,在专业期刊中发表论文超过250篇,是世界上研究成果被引用最多的学者之一。
威尔教授在全球范围提供免费的公开课,并以首席科学家身份参与首个流程挖掘公司Celonis的商业化建设。
三种基本的流程挖掘类型
流程挖掘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从信息系统的事件日志中提取信息,通过计算、数据挖掘、过程建模和分析进而发现、监测和改进真实业务流程,而非主观设定或想象的流程。
超级自动化
Gartner 提出的 “超自动化”是用于协调组织自动化孤岛问题,它不单是技术概念,更是一种模式优化。流程挖掘能够呈现单一系统的自动化情况,同时也能呈现各自动化孤岛间的连接方式。而且,通过监控实现从任务自动化到价值链自动化的持续改进。
流程挖掘和RPA的国内热度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502801,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