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地

0

“小数据+”人工智能,会是ChatGPT的新方向吗?

头像
张迅

转自:肖彤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向公众开放,它们在特定场景中的不理性、错误回答等缺点开始暴露。科技作家涂子沛在其新书《第二大脑》中提出:未来ChatGPT类人工智能的训练未必依赖海量语料的大数据,也许可以通过收集个人记忆数据,为每个人训练出专属的人工智能工具“第二大脑”,成为人类生物大脑的补充和延伸。

“ChatGPT有一个问题:无论任何人,只要在相近的时间内给它一个相同的提示词,或者问它一个相同的问题,机器人必然给你一个相同的文本或者高度类似的回答。这是因为它所使用的训练数据是一样的。”涂子沛在书中这样写道。

他认为,未来人类将会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一个“第二大脑”。第二大脑将构建一个可以记录、保存、组织、检索人们想法、信息、启发和计划等内容的外部数字记忆体。提供更大记忆容量的同时,减轻人脑负担。此外,第二大脑可以通过软件和算法检测人类记忆中文本之间、不同信息之间的语义连接,将意想不到的事物串联起来,从而帮助人脑产生新创意。

如果把类似ChatGPT的算法引入第二大脑,用个人的记忆数据训练人工智能,那么每个人即使问出同样的问题,不同人的第二大脑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就相当于人类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果。

作者举例称,比如要写一篇演讲稿,确定主题后人们的第二大脑中相关信息会通过标签和文本搜索自动汇集在一起,形成全景信息供人参考。甚至只要给出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就能把相关信息自动组合成一篇有事实、有观点、有逻辑的文章,供人们参考、使用和发表。文章的质量不取决于算法,而取决于第二大脑中信息的质量。

人们能够节约大量时间,还能从中受到新启发、获得新创意。因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虽然来源于个人记忆,但由于其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和识别模式异于人类,很可能提供一些人们一时间想不到的观点。作者认为,一场关于脑机协作的技术革命即将到来,“第一大脑”和“第二大脑”的协作将使人类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自 新浪新闻,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2-24/doc-imyhvmtk846580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

你的回复

如果只是评论问题或者答案,请使用评论工具。 您可以随时 修改您的答案 - 不需要重复回复相同的问题。 另外, 请别忘了去评价 - 这可以帮助选择最优的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