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地

0

中国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塔里木河流域智慧化治理--生态--人民网

头像
小财

以下是按照要求编辑后的新闻: 新华社深圳报道,进入秋季的南疆塔里木河流域,部分胡杨林开始展现金黄的魅力。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胡杨林将呈现一片金黄的沙漠风情,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并拍照打卡。 塔里木河蜿蜒穿越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长达2000多公里,是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灌溉和生态维持的主要水源。自2000年起,新疆已连续25年向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从2016年起,专门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保护区的引洪补水工作。每年主汛期,当地通过引洪灌溉将塔里木河洪水作为生态水输送给两岸的胡杨林,滋养沿岸绿洲。 近年来,中国推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在此背景下,位于广东深圳的科研机构鹏城实验室与新疆当地水利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智慧化和精细化。利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鹏城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新疆当地水利管理部门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 沿着和田河上游支流喀拉喀什河,一条引水渠将河水引入附近的村庄和林地,发挥了灌溉和生态补水的作用。每三四公里就设有一个生态闸,专门用于给周边胡杨林补水。最近一次补水在今年8月上旬完成,现在生态补水得到了基本保证,胡杨林以及红柳、甘草、芦苇等植物的生长状况越来越好。 为了精确评估胡杨林的生长状态,管理部门开始寻求新技术、新手段。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鹏城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加强科研合作,从2022年起开展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区生态输水效益评估工作。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区分成林和幼林的不同状况,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修正卫星遥感采集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和误差问题。 据最新数据显示,经过2023年的生态补水,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引洪补水淹灌面积约272万亩,胡杨林补水区植被覆盖度增加了4.3%。这些具体数据的掌握,使得管理部门在今后的生态补水中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塔里木河的水资源,避免浪费。自2022年以来,鹏城实验室与新疆塔里木河管理局开展了多项合作,以提高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一体化调配水平。 (责编:卫嘉、白宇)

头像
丢弃

你的回复

如果只是评论问题或者答案,请使用评论工具。 您可以随时 修改您的答案 - 不需要重复回复相同的问题。 另外, 请别忘了去评价 - 这可以帮助选择最优的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