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科技部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公路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示范”2月24日在四川成都启动。当日,国内首个将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技术与车机导航融合的应用正式发布,可让普通车辆更加智能。
据悉,目前自动驾驶主要有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两条技术路线。相较于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让车、路、云实现互联互通,全局协调所有交通要素。
此次发布的国内首个全天候车道级精准导航APP,依托全长157公里的国内首条全线覆盖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成宜高速,可为通行车辆提供自身传感器无法实现的“宇宙视角”,提升超视距感知能力。
【同期】蜀道集团四川数字未来交通工程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伟
在路侧(每)800米部署了一个智慧杆,然后智慧杆上面安装了有枪机(摄像机),有鱼眼(摄像机),有卡口(摄像机),有雷达,还有下面的智慧柜,智慧柜里面安装了一些比如说网络传输设备,还有包括AI计算设备。通俗的解释来说,我们在整个智慧高速上相当于安了很多“眼睛”,还有安很多“耳朵”,安装很多一些“大脑”计算的东西,可以看到所有路段,所有的情况。
【解说】目前成宜高速可对异常停车、大雾天气等交通异常事件进行识别和智能决策,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60%。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起以往费时费力挨个摄像头查找事故现场,现在成宜高速事故处理更高效。
【同期】蜀道集团成宜高速调度中心调度员李秋洁
在以往的(高速公路)事件处置当中,工作人员手动编辑信息的时间,可能是占用较长的,目前有了线上处置流程之后,我们的AI自动检测(事故)上报,不需要我们人工去手动查找交通事故发生在哪个位置。 AI大概检测到的时间是在两秒钟左右,就可以检测上报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大概是在30秒钟之内,就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多个各部门,后续路巡人员到达现场大概就是1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解说】记者了解到,通过手机安装APP后,司机不仅可以看到自己车的高精度定位,同时还能看到附近数公里的车辆行驶情况。
【同期】蜀道集团四川数字未来交通工程院软件产品分中心副主任王佳
APP配合车上的新一代ETC,第一个是能拿到自车的高精度定位,定位是厘米级的。你(行车)在哪个车道,然后都是能清晰地在APP上展示出来。还有一个我们的周车的情况,附近一两公里的车你都能(在APP上)看到。比如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监控中心知道的同时,司乘人员也知道了这个事儿。雨雾天气或者说夜晚看不清这种(情况),再通过导航APP,可以看到整条路上车辆周边的情况。比如说要超车的时候,路上感知设备可以给(司机)提示,以多少公里的速度超车比较安全。
【解说】据悉,该项目预期建立6套模型系统及平台,制定不少于8项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在四川和北京等地开展超1100公里高速公路网应用示范。
记者吕杨 王鹏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何三礼】
本文转自 中国新闻,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n/sh/shipin/cns/2023/02-25/news952266.s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