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地

0

人工智能专业是干什么的?

头像
小财

最近一段时期,人工智能专业再次冲上热搜,179所院校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作为一个热词,人工智能的热度无疑会吸引来大量的关注,而网络上对于人工智能的薪资宣传,无疑也会吸引大量的考生。

但是,这179所高校同时设立,未免让人心头稍微一紧,大家都知道,同一个专业名,即使是相当成熟的经典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开,自然培养方式不一样,出来也不一样。更不说这种新专业。面对这种新事物,自然而然就有疑问:

人工智能是学什么的?不同学校间培养有什么差别?出来就业如何?

带着疑问,首先翻了翻各个大学官网,找到了一些关于新设立的人工智能专业的报道,细细读来却感觉没啥干货,除了说自己实力强,就是说人工智能前景好,再不就说自己方案科学。想想也是,报道毕竟是报道,写的不能太详细,既然这样,那咱们就从头开始查吧。

1、人工智能专业的代码

经过查阅教育部2020年的本科专业目录:

人工智能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属于同一类的还有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这与一般印象中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类较为不同。这种分类表明人工智能专业的官方定义中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领域,更加强调一些电子信息处理的相关方面,更加侧重于理学。


2、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领域有句名言,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通俗讲就是别扯没用的,给我看看你的代码,这里也是一样。

经过搜索和分类,本文决定以原985、211、双非的标准分别展示培养方案。

A 同济大学

大学经典课程比如英语,政治,物理,体育这些就不多说了

数学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离散数学、最优化、随机过程。

系统与控制课:信号与系统、反馈控制

计算机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算法、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基础

电子课:电路、模电、数电

以及一些选修课

看了看这个课程体系,尤其是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对比后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删减了自动化经典培养体系里的机械、电机部分,增加了计算机语言的课程,选修课里也去掉了电力系统部分,增加了一些前沿选修课。方向更加细化。

由于专业基础为自动控制类,对于计算机课程引入不多,综合来看,培养方向主要还是与硬件有关主要从事算法开发的人工智能产业岗位,和同济陈院士从事的智能无人系统相契合。


B、武汉理工大学

与同济大学不同,武汉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培养体系更加接近于计算机专业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类核心课程、计算机类核心课程和人工智能核心课程,数学分析,概率与统计,随机过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与编译原理,数据管理与组织,算法分析与设计,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多智能体系统,知识工程,认知科学。

专业特色课程:智能规划,数据挖掘,博弈论,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可视分析,类脑计算,三维视觉,智能汽车互联技术,智能语音处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虚拟现实,智能船舶,智能交通系统,生物信息学。

而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专业特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与编程综合实验、面向对象与多线程综合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验、人工智能。

与计算机专业对比后发现,人工智能专业是在计算机专业基础上,适当去掉了一些传统计算机课程,引入了一些前沿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差别不大。


C、中北大学

大学经典课程比如英语,政治,物理,体育这些就不多说了

数学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计算方法

电子课:电路、模电、数电

专业课:

选修课(选6门):

实践环节:

中北大学的培养模式也代表着一些院校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相比于同济大学在自动化基础上的改造,或者武汉理工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上的增添,中北大学在培养方案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全新的尝试开端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培养方案出了不少时间了,比较成熟。

读完中北的培养方案,第一感受是想教给学生一些技能,很多别的院校的选修课,到了这成了必修,这么一套培养体系下来,能初步掌握目前的人工智能基本技能。

通过以上三个院校的对比,目前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对当前需求均有认识,按照当前的形势来说,是贴合技能需求的。


3、就业与发展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对当前需求均有认识,按照当前的形势来说,是贴合技能需求的。

最近知乎上有不少讨论文章,有篇文章比较好

提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

就业不止看你会什么,还要看有多少人会,更要看有多少人用。

人工智能岗位待遇目前比较好,但关键问题是大家都知道,所以问题就变成了高薪岗要不要你,就算大家知道的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技术几年后会不会没人用了,或者有更好的。

到那个时候,有没有别的出路

有人说,可以继续深造,但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

本科基础问题,如果课程体系偏向于应用类,比较功利,对于深造影响很大

之前有人问到,怎么判断一个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好不好,经过上面的培养方案对比和市场需求,总结了以下七个问题,如果都回答的不错,那么就算可以,否则请选择其他专业。


1.人工智能专业是做什么的,院校培养对应于哪些岗位?

2.课程体系是什么样的,学生能力有什么标准?

3.师资力量如何?是否有企业的人员参与?

这三个问题主要针对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当前需要的人才


4.教学内容是否会根据进展实时更新,而不是那种修改下一级学生培养方案的做法。

5.院校是否具有多方向培养意识,并在培养中反映出来?

6.咱们学校的层次和水平,往年都去什么层次的企业?

7.咱们学校的人工智能建立基础是计算机,还是数学,或者自动化,或者全新的开始?

这四个问题主要针对是否能够基本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不是一毕业就失业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15299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

你的回复

如果只是评论问题或者答案,请使用评论工具。 您可以随时 修改您的答案 - 不需要重复回复相同的问题。 另外, 请别忘了去评价 - 这可以帮助选择最优的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