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地

0

医疗+人工智能那些事

头像
小财

作为最近的大热话题人工智能,我们聊聊人工智能和医疗那些事。人工智能将如何应用到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医生?如何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斯坦福人工智能研究报告认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机器有了人的智能。人的智能指人类利用自身的神经系统和身体来感知、学习、推理、行动等的方式,人工智能是受人类智能启发、但是通常运作方式与人类智能不同的一种科学和一系列计算技术,使得机器也可以感知、学习、推理、行动。比如,自动驾驶,如果判断出前方有障碍物,会和人一样选择躲避绕过。



二、人工智能是何时出现的?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John McCarthy(斯坦福AI实验室主任,图灵奖得主,AI之父)组织达特茅斯暑期研究项目研讨会上提出来的,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正式诞生。

上世纪60至70年代AI发展达到一个高峰,但由于基础设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70至80年代时期AI发展进入寒冬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硬件成本降低,性能更可靠,感知和声学上使得制造机器人更容易,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收集大量数据成为可能,AI又重新兴起。

三、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大力发展的因素?

1、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成熟,主要由云计算资源、大范围互联网数据收集驱。

2、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一种适应性人工神经网络形式,通过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的方法来训练,大力推动机器学习。

3、 基础操作的硬件技术重大进步,如感应、感知、目标识别等

4、 数据导向产品的新平台和市场、寻找新产品和市场的利益驱动。

5、 有供给、有需求的市场。

四、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时代是否到来?

2017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拐点。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中国正处于医疗人工智能的风口: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增长37.9%;2017年将超130亿元,增长40.7%;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进行过一份调查,报告认为,中国发展医疗人工智能具有三个利好: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分布不足,让人工智能医疗落地应用成为一种刚需;第二,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技术积累达到了一个爆破点,可以为医疗人工智能落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政策红利。从2013年起,国务院、发改委等连续发文,多次提及智能医疗领域发展问题。

五、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语音识别、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生物技术、急救室管理、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健康、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和病理学共12个领域。

已有报告分析,人工智能+医疗近期将形成可穿戴设备、语音识别、影像识别“三大应用”。

作为健康数据的采集基础,可穿戴设备可以说是作为人工智能的先锋来到大众视野。但是由于数据的准确性、标准化等诸多因素成为了“鸡肋”产品。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医疗数据的采集及应用情况的完善,伴随着物联网大环境的促进下,可穿戴设备也将再次发力,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语音识别可有效缓解医院三大痛点:效率、安全、数据。因为病历书写工作量大,很多医生写病例的时候就选择复制粘贴的方式,夸张的有些把左右腿都搞混,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医院误诊率提高,甚至出现医疗事故,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语音识别能够很好的与现有电子病历系统相结合,在记录每个病人病情时,通过语音录入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将医生从机械的文案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就诊效率和患者体验度。

在医学影像方面,人工智能除了可以对图像进行识别,还可以通过对大量影像数据和诊断数据深度学习训练,掌握诊断能力。以肺结节为例,人工智能可以降低漏报率,并识别多种肺部结节,比如磨玻璃结节、血管旁小结节、微小结节、多发小结节等比较难判定的结节。

六、人工智能能否能取代医生

有了临床辅助诊疗,是否意味着AI可以取代医生了?显然不是。目前的AI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

AI可以做到的就是1、尽可能的减少误差;2、不断地学习,我们无法训练出更牛的医生,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优化出更好的系统;3、对于标准化的治疗,可能人比不上计算机,但是对于个性化治疗,我们绝对离不开医生,医生和人工智能始终要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取代不是目的,利用才是。

七、人工智能和医疗结合创业的建议

1、创业必须要找到行业的痛点,医生和患者都有需求才能持续创造其价值。

2、不论是医疗出身还是人工智能出身,都可以很好的创业,学会整合、找合伙人、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

3、创业是高风险的,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功的几率才会增大。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94918,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

你的回复

如果只是评论问题或者答案,请使用评论工具。 您可以随时 修改您的答案 - 不需要重复回复相同的问题。 另外, 请别忘了去评价 - 这可以帮助选择最优的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