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脚本可以帮我批量处理一堆文件,我绝不会坚持一个个手动修改。
如果代数软件解答某类数学问题又快又好,我绝不会坚持用纸笔亲自手算。
如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帮我精确制图,我绝不会坚持用尺规量量画画。
我只追求理解程序工作的原理。只有傻子才会和计算机赌气,硬要比速度,比精确,比质量。
多出来这么多时间,可以写更高效的脚本,想优美的数学证明,设计更好用的软件。
我们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提高了科研的效率,加深了数学的理解,提高了体育的成绩。
(因为要谈的是不直接产生价值的脑力游戏,我这里就不提计算机如何直接提高生产力了。)
==
每次有人教我围棋,教着教着我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定式?
听过多次语焉不详的玄学解释后,我自己的总结是:因为人类无法算尽所有可能。
这是人类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折衷。只有吴清源这样的少数高手才开发新局。
用科研的思路讲,如果「围棋」这个游戏是我的研究对象,那么现在我一定很开心。
人工智能对「势」的判断已经开始优于人类,并主动下出了定式以外的棋局。
「开发新局」这样的工作耗时耗力,而且实战中容易输,少有人愿意干。
现在有荣辱不惊的人工智能代劳了,何等完美的陪练,分明是发展围棋,提高自己的好机会。
更何况,人工智能的判断是可以被观察的。可以说从来没有这么思路清晰又毫无保留的棋友。
==
而现在的情形,似乎大多数人把人工智能看做了一个对手,把人类被超越看做耻辱。
我很吃惊。
棋手下棋,到底是为了赢得一场场比赛,还是为了更透彻地理解这个游戏?
好比做数学的一天到晚追求的是手算积分比别人快,怎么可能给学科带来发展……
有人说多年的定式「错了」「被颠覆了」。可到底是什么让围棋界这么多年拘泥于定式?
人工智能带来的正是变革。他不是对手,而是帮助人类提高围棋水平的工具。
==
九十年代的娱乐节目里,经常有人表演用算盘甚至心算和计算机比谁算得快。
同时,无数的人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有了新发现,学到新知识,生产了许多价值。
而这些与计算机比速算的,终究只是上了一下电视。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721085,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