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地

0

作文纸条押题练笔:人工智能

头像
小财

【题目】
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职业围棋高手李世石之间展开了一场“人机大战”,李世石的落败使人们再一次为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惊叹不已。随着技术的成熟,机器学习在教育、医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也展开广泛应用。未来,机器学习可能将触及各行各业,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普遍忧虑。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人类“最后的发明”?当机器越来越像人,能够完成人类的工作时,这是否意味着它们会抢走人类的饭碗呢?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感悟与思考,请自行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小思路】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读题,材料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人机大战”,李世石败落→人工智能有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
二是机器学习在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展开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将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侧重谈人类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忧虑→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人类最后的发明?是否会抢走人类饭碗,取而代之?
要揣测出题者意图,关键要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将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怎样的冲击,以及会给人类带来哪些新的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
1. 人工智能不可能战胜人类智能→ 人类是人工智能的造物主,行动受人类控制; 人工智能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战胜人类智慧; 人工智能的价值依附于人的价值而存在;
2. 人工智能将挑战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将在诸多领域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可能摆脱控制,反叛人类;
3.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互促进→ 社会的发展带来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又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何自我学习与发展; 面对新科技产生的技术难题,人类不断加强技术攻关; 思考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道德悖论以及哲学难题。

【句子素材】
1. 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谷川流
示例:我们总害怕有有朝一日人工智能会反噬人类,然而,我们都错了,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试想,如果我们凡事都依赖AI,遇到问题就使用百度谷歌,出门就打开高德腾讯地图,每天坐着吃喝玩乐,像宠物一样被AI豢养起来。最后发现,我们由行动机械的机器人变成思想瘫痪的植物人,那个时候,人类的终结日才真正到来。

2. 机器没有独立的价值,机器的价值是人的价值。——李飞飞
示例: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控制权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手中的。在遵守规则方面,人不如机器。在打破规则、建立规则方面,机器不如人。机器不过是人类书写规则的衍生品,他们也许有智慧,但却没有人类的感情和独立的灵魂。正如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李飞飞所说:“机器没有独立的价值,机器的价值是人的价值。”

3. 陈云霁说他的理想是往强人工智能方向走,让强人工思维帮助人类思考。他最近谈及:“智能既是生命演化的最高形式,又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层次。一旦实现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能,凭借机器智能和脑机接口,人类将拥有近乎无限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甚至无限的创造力。”——中国青年报《大脑计划: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终极比拼》

4. 智能科技“以人为本”,解放人类脑力和体力,人们将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用于高级决策、规划、判断、推理、科研、教育等机器不擅长的工作。人工智能(或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各有所长,因此需要取长补短,融合多种智能模式的智能技术将在未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机器”的组合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新华网《“人+机器”的组合将是人工智能研究主流方向》

【事例素材】
Uber无人车致人死亡
Uber公司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撞死一名行人。这是全球已知的首例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行人死亡事故。本次事故中,这名行人横穿马路,Uber无人车传感器已经探测到了她,但系统软件却认为这是一个无需避让的物体(塑料袋),所以系统逻辑没有采取减速措施。事故发生后,Uber宣布暂停所有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项目。随后,美国有25个州通过了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立法或发布了相关的行政命令。

机器人以身代劳,未尝不可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当中,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争议、误解甚至是担忧、恐惧。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的产业工人担心机器抢了自己的工作,于是纷纷去烧机器、毁机器;两百年前,在美国大约70%的人口都是农业人口,大型机器和生产线的出现,几乎抢夺了所有的农业人口的工作。但现在美国只有1%的农业人口,而那69%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他们的工作——由机器创造的更多新领域衍生出新职业。人们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迎来全新的生活。

“奇点”临近,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大脑
美国著名发明家、预言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预测,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人类将会成功地逆向设计出人脑。到2045年,“奇点”就会出现,机器智能超越人类。(PS:奇点是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存在的一种形式。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框架里,奇点可以看成空间时间的边缘或边界)2045年,人工智能可像人类大脑那样,不仅会计算、作曲,更可以驾车、写作、决策、鉴宝甚至社交。我们需要提前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维护人类的权益,人类又如何与人工智能携手合作。

异彩纷呈的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

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机器人陆续与大家见面——会弹钢琴的机器人“特奥”“即兴”写歌、机器人正在陪小朋友“打羽毛球”、观展者用大脑在控制轮椅行走……大会还展示出一些具备空间认知智能,能够控制身体做一些相应运动的服务型机器人。但这些都还属于早期阶段。对此,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以超越人类能力为目标,而应成为辅助人类决策、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


以上内容更新于作文纸条APP,大家可以在5月27日的“一张天天向上的练笔纸条”互相切磋交流。稳住,高考你们能赢!



本文转自 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776985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头像
丢弃

你的回复

如果只是评论问题或者答案,请使用评论工具。 您可以随时 修改您的答案 - 不需要重复回复相同的问题。 另外, 请别忘了去评价 - 这可以帮助选择最优的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