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 政府会计制度100问之第 25 问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如何进行初始计量?
单位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时,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并对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财务会计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通过“研发支出”科目核算。“研发支出”科目下设置“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两个明细科目。
一、研究阶段支出的核算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当先在“研发支出”科目归集,按照从事研究及其辅助活动人员计提的薪酬,研究活动领用的库存物品,发生的与研究活动相关的管理费、间接费和其他各项费用,借记“研发支出——研究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物品”、“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科目。
期(月)末,应当将“研发支出——研究支出”科目归集的研究阶段的支出金额转入当期费用,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等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研究支出”科目。“研发支出——研究支出”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二、开发阶段支出的核算
“开发”是指在进行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应当先通过“研发支出——开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按照从事开发及其辅助活动人员计提的薪酬,开发活动领用的库存物品,发生的与开发活动相关的管理费、间接费和其他各项费用,借记“研发支出——开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物品”、“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完成,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研发支出——开发支出”科目归集的开发阶段的支出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开发支出”科目。
单位应于每年年度终了评估研究开发项目是否能达到预定用途,如预计不能达到预定用途(如无法最终完成开发项目并形成无形资产的),应当将已发生的开发支出金额全部转入当期费用,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等科目,贷记“研发支出——开发支出”科目。“研发支出——开发支出”科目期末余额反映单位预计能达到预定用途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阶段发生的累计支出数。
三、特殊情况的核算
单位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尚未进入开发阶段,或者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但按法律程序已申请取得无形资产的,应当将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确认为无形资产。
例:2017年1月1日,某事业单位经批准研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阶段,该技术项目每月发生材料耗用8万元,人员工资16万元,研发设备折旧6万,使用零余额账户支付零星支出1万元。6月底完成研究工作,自7月1日起该技术项目进入开发阶段,每月发生材料耗用6万元,人员工资12万元,研发设备折旧8万元,使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零星支出1万元。2017年12月底,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
1.研究阶段(1-6月份)每月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借贷 | 财务会计 |
---|---|
借 | 研发支出--研究支出 31W |
贷 | 库存物品 8W |
贷 | 应付职工薪酬 16W |
贷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W |
贷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W |
借 | 业务活动费用 31W |
贷 | 研发支出--研究支出 31W |
2.开发阶段(7-12月份)每月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借贷 | 财务会计 |
---|---|
借 | 研发支出--开发支出 27W |
贷 | 库存物品 6W |
贷 | 应付职工薪酬 12W |
贷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W |
贷 | 财政拨款收入 1W |
3.年末项目完成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开发阶段发生的162万(27万×6)研发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确认入账:
借贷 | 财务会计 |
---|---|
借 | 无形资产 162W |
贷 | 研发支出--开发支出 162W |
所推送的文章系编辑整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号只提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平台号的观点和判断,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号联系(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非本平台号所属版权文章转载,请首先征得作者以及出版单位同意。
本文转自 简书,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60073e8a7a1,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