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0

当下财务人员路在何方?

头像
小财

内卷压力对于财会毕业生愈来愈沉重,财务智能化越来越先进。因此无论是在校生、新生小财还是资深老财,都在考虑一个问题,财务职业是否还有足够的前景?

首先,为什么大家觉得财务职业前路迷茫?

1.经济下行,企业压力大。最近几年,经济增速下降,甚至直观感受扣除货币增发因素之后都没什么增长。这点在近两年的就业保障政策、投资促进计划方面能看得出来。企业业绩没有增长,但是老板出于自利动机仍然会要求增加利润,财务必然涉及其中并担当重要角色,承担额外压力。但是财务不直接参与运营,压力之下并没有能力直接改善运营情况,老板直接发难的就是财务,都管了什么,一天天的!

2.财务智能化,数据科技进步太快。传统财务大量的凭证处理工作被取代,现金收支被取消,共享中心大肆推广,导致应收应付记账,收发货,资金收付等这些传统财务业务几乎不需要财务人员介入。即便需要处理也不需要特别的财务基础知识,记住软件功能键就行。这导致很多财经毕业生进入共享中心做没有意义的重复劳动,时间一长,心生疲倦。

3.财务理论和财务技能长期没有实质性突破,导致同质化竞争。会计,审计,财管,专业越来越细分,跨专业考试的,加上半路转行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学的都是同一本会计教材。科班专业多学的经济学、管理学课程在工作中几乎体现不出优势。就业变成了单纯的学历与证书、资源的比拼,内卷严重。

4.绝大多数从业者才工作之后并没有心力保持知识更新,连准则刷新都做不到。这点对非上市公司的人员而言尤其突出,好多中小公司连审计都是走过场。加之业务单一,规模偏小,提升专业广度和深度都更加没有动力。

第二,当前财务职业的几大热点区域:

1.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应当主要针对消费行业,金融行业,物联网以及大企业集团等业务数据较多的公司。而且数据分析绝对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横向纵向的对比,需要根据行业数据波动找到本企业的受影响因素和相关性,对未来经营作依据补充。很多公司把范围局限在公司内部做分析,基本没有太大用途,传统方法也能做。

2.共享中心&核算体系搭建。共享中心真正的价值是作业流程标准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人工成本的削减,所以共享中心的基础岗位非常浪费时间并且对于培养财务全局意识会有一定的反噬作用。合并报表也属于核算体系一部分,我看到有企业招人还有要求至少负责过二十家下属单位报表合并的要求,基本是核算岗位方面技术含量最高的了。其实这工作在系统层面已经完全可以自动化了,我们企业子公司结账一天半,总公司结账两天半。搭建高效的核算体系至少可以干掉一半的财务人员,你说这种人才老板喜欢不喜欢?

3.财务BP_所谓的业务专家。包括供应链财务,研发/工程项目财务,销售运营财务等等。BP岗位本质是以成熟的财务专业判断帮助业务部门在合规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去掉不必要的控制流程,发现业务风险等方面。要求财务对内/外的财务控制要求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扮演协调角色,处理问题比较迅速,积极响应等等。

4.税收/内控合规人员。伴随国内放开外资上市,以及上市准入和监管体系改革,内控合规建设的需求上升很明显,直接体现就是IPO方向的财务岗位变多了。这几年我个人直观感受到税收筹划的要求有所淡化,特别是娱乐行业整顿给了示范效应之后。税收合规应该会是新的方向,所谓的筹划合规性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民营企业我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外企国企都愿意谨慎行事,花钱买平安。

5.涉外财务。这点单独说,中企出海越来越多,必然有大量需求岗位,个人很看好这块。

第三,结合几个方向讲一下财务的出路。

1.拓展IT知识,转型数据分析。这里不是说要去写代码,而是要参与相关的IT系统设计,从取数的逻辑,计算的逻辑,结果呈现方面输出财务意见。IT是工具,财务管理要的是意见,靠的是工具呈现的结果。

2.了解业务流程,跳出财务局限,协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的BP。财务根本上来讲已经成为一个后勤部门,最大的作用是为各个一线战斗部门提供充足子弹(融资)。在企业运行良好,自身造血充足的情况下,财务是单纯的对老板负责的账房先生,融资都不用你管。所以要得到认可,就要出去为其它部门解决问题,做出贡献。

3.吃透准则要求和监管要求的合规专家。经得起外部审计,经得起税收稽查,符合老板的管理要求,就这三点。

第四,咱们可以怎么做?

1.学历不够的--学历升级或者错位竞争。想要在一线城市竞争,现在学历不过关肯定是没有好的机会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升至被认可的学历水平并不容易,竞争也很激烈。22年考研情况大家也知道,我也报了MBA,惨不忍睹。

所以我更推荐错位竞争,降维打击。产业在转移,人员也要转移。现在去占二三线城市的坑位挺好的,而且竞争小的多,生活压力也小的多。我从去年就在看省内二线城市的岗位了,面试了两家试水,目前在做家里工作,后续应该会重点考虑。

2.资质背景不够的--逐步提升平台水准。资质背景包括证书资质和公司背景,如果你决心干财务行业,推荐中级必考,应该是性价比很高的证书,实用性也很高。然后逐步换比较大的平台,学习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不要听那些机构和招聘人士瞎吹,什么CPA贬值,cma不值一提之内的话。大多数人考了各种证书不过是自我安慰,没有用武之地,久了知识也就忘了,和你差不多。会计知识入了行就没有壁垒,拼的是全局意识和逻辑思维,运气和先手才是关键。

3.转变思维--管理者思维转为服务型思维。财务是管理者从开始就是被包装出来的伪命题,财务总监也不行。一天天给你大谈管理要求的只不过是早出生几年占了好坑而已,世界上也就是在玩自娱自乐的数字游戏。财务做不到持续性的增值输出,只能是一次性的增值,比如税收筹划,成本优化,其它时候都应该以更好的保障业务运转为目标。

头像
丢弃